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寇季坦言道:“家又不是犯法得的那些古玩字画,
家可是合法卖过去的。”
王曾又叹了一气,没有再多言。
寇季见此,看向了钱通道:“你做的不错,我面见官家的时候,会向官家提及你的功劳。”
钱通大喜,向着寇季和王曾躬身施礼。
“多谢王相,多谢寇相……”
这厮也是一个,不仅会办事,也会做
。
明明是寇季说会向赵祯提及他的功劳,可他却将寇季和王曾一起感谢了。
寇季笑着摆摆手道:“行了,下去让你们的准备准备,让他们安顿好跟随而来的将士,并且划拨出一块营地,供留守此地的禁军将士驻扎。”
“下官马上差去办。”
钱通答应了一声,立马吩咐身后的一个佐官去照着寇季的吩咐办。
然后他自己带着寇季和王曾在上京城内巡视了起来。
在巡视的过程中。
钱通有意无意的将话题引到了渤海府。
“寇相啊,渤海府那两个家伙不地道啊。他们仗着他们渤海府有商税上的减免权,愣是将赶到关外的商的税收了个
净。
能收的税,他们一个也没有错过。
弄的下官这边想收个税都难。”
钱通小声的抱怨着。
寇季听到此话,嘴角抽搐了一下。
苏洵和包拯两家伙的心还真黑,居然把能收的税他们全收了。
他们就不怕此地的知府们联合起来弄死他们两个吗?
不等寇季再此开,钱通又道:“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渤海府给商
划拨了好大一块地方,让商
存放货物。
以至于商们把渤海府当成了扎根的地方,将临橫府当成了一个驿站。
您别看着临橫府商众多,他们几乎都是从渤海府过来的。
他们不仅现在要收商们的税,以后还要长久的收下去。
完全不给下官活路啊。”
王曾听完了钱通的话,不咸不淡的对寇季道:“再让你两个学生这么搞下去,以后他们在此地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钱通闻言,一个劲的在一旁点。
寇季淡然笑道:“到了明年,渤海府的税收就会恢复如初。”
钱通听到此话,长出了一气。
王曾也没有再说什么。
夜以后。
钱通摆了一桌酒菜招待寇季和王曾。
酒菜并不奢侈,但却十分美味。
看得出钱通在此事上费了不少心思。
王曾十分难得的开夸赞了一番钱通。
酒足饭饱以后,他们各自回房睡下。
翌。
寇季依照提前商定好的布署,留下了一支禁军坐镇此地,然后带着剩下的兵马离开了此地。
在离开之前。
钱通将他贩卖宅子和商铺所得的一部分钱财,给了寇季,让寇季帮忙押送回京。
寇季觉得钱通不错,就将他们此前缴获到的一些剩余的布料,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钱通。
一行再次上路。
越往西走,看到的府、州、县越繁华。
其中最繁华的就是渤海府。
苏洵和包拯两个,借着渤海府临海的优势,将商业上能发展的都发展了起来。
他们不仅借着税收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商。
还在海边上建立了几处码,供给商船们停泊。
并且还搜刮了一些船只和匠,建了一些船厂,发展起了捕捞业。
苏洵和包拯二将渤海府弄的太好,占尽了优势,有
自然就生出了嫉妒。
于是乎,寇季和王曾一行跨过了古北
以后,没看到什么夹道相迎的场面。
反倒是有暗中派
送了一封‘检举信’给寇季和王曾。
信中提到,苏洵仗着自己是渤海府的知府,又仗着自己手里有减免税收的权力,给自己的老泰山程家,大开方便之门。
程家以前在眉山只是一个中等的富商。
如今移居到渤海府以后,一跃成为了大富商。
不仅拥有五条大船的船队,还在渤海府内拥有五处占地面积极大的铺面。
如今程家涉猎许多生意,用进斗金形容也不为过。
王曾在看完了‘检举信’以后,将信递给了寇季,询问道:“你怎么看?”
寇季不以为意的道:“没什么看法,不遭妒是庸才。”
王曾迟疑了一下,低声道:“程家……”
寇季瞥向了王曾,道:“苏洵初任渤海府知府的时候,还是去岁临近冬的时候。当时我并没有给他留下多少粮食。
他为了养活那些渤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