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度上的尊贵身份。
青铜钺的大小、纹饰也大有讲究,对应不同身份的使用者。
商代盘龙城、苏埠屯、大洋洲商代大墓及
好墓所出青铜大钺,基本都符合墓主的身份地位。
虽然西周以来,青铜斧钺开始趋于小型化,但亦有大小之分,这一点文献记载甚为清楚。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周公与毕公的地位非常接近,但所用斧钺仍有大小之别,说明斧钺的大小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
青铜斧钺,往往饰有秘威严的纹饰,以显示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
姑且不论传说中周王的钺要“以黄金饰斧”,就是传世或流散的青铜钺,不仅铸有各种不同的花纹,而且还镶嵌以绿松石等。
西周时期的诸侯方国君主墓葬出土的形态与装饰各不相同的异型钺,如耳形钺、
钺等,可能既代表不同的国(族)别,同时也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地位。
虽然古籍中多有“王者之钺”的记载,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文献记载中天子级别的“王者之钺”尚未明确发现。
但目前已经发现的夏商周等级较高且未被盗的墓葬中,时有方国或诸侯国级别的“王者之钺”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