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平是范仲淹的左右臂膀,算是朝中数得上号的大官,他一个下层小官自然无缘结。
这次王安石给张方平寄诗为的也不是结张方平,他只是不想错过这个跟杜甫有关的主题征集活动!
要是张方平真给印了本诗集,他却没能参与其中,肯定会很后悔。
所以哪怕贸然给没的同僚写信有点冒昧,他还是认认真真整理好自己的作品托
带了过去。
这王安石下衙回到家吃过晚饭,照例拿出信读了起来。
他这段时间最看的是友
们自杜甫
堂那边抄录下来的诗,看到大伙都在夸杜甫,他心里高兴得很。
这世上有眼光的同好还是很多的啊!
就是有的的诗写得一般般,王安石抄下来在上
圈圈点点,圈出了自己觉得不太对的用词,也圈出了自己觉得不太对的观点。
他认为这些对杜甫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有的
吹起来还特别不走心,显然是去凑热闹的!
这些啊,一个两个都不实诚,瞧见个露脸机会就趋之若鹜,压根不管自己是不是真心喜
!
王安石读来读去,只觉最喜欢一个叫苏轼的年轻写的诗。
朋友在信中说苏轼不过二十出,文采出众,他与弟弟苏辙都颇得张方平看重,他父亲苏洵也写得一手好文章。
今年他们父子三个都要赴京参加春闱,若是一举得中,兴许能成就一门三进士的佳话!
王安石挑出父子三个写的诗反复品读,觉得他们的诗不仅写得好,还很真意切,方方面面都比其他
高出不少。
此前王安石曾去信问友苏轼他们在朝中可有什么故
,今儿正巧收到回信,那边说集贤校理文同也是蜀
,跟苏家去表亲,苏轼曾跟着文同学画,苏轼他们到京后文同肯定知晓。
王安石看完信,决定回去找文同问问。
蜀地还真是家地灵,苏轼一家
写的文章都这么出彩。
连那句王安石颇为喜欢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功”,也是个姓苏的小子偶然听来的。
这苏家都很不错!
王安石朋友从来不看地位高低、不图利益往来,就看想法合不合拍。
韩琦位列宰执,官够大了吧?
偏偏当初王安石在韩琦手底下做事,就和韩琦闹得很僵。
那会儿王安石刚踏官场,下衙后从不参与应酬,每天一下班便回家翱翔书海,一点都不想进行额外的社
。
由于王安石每天挑灯夜读,黑眼圈很重,还不修边幅,韩琦见他天天神萎靡,委婉劝他说“年轻
要节制,夜里不要太放纵”。
王安石听完很生气,自己每天勤勤恳恳看书,怎么就成放纵了?
从此王安石认定自己和韩琦不是一路,见了面都不太想打招呼!
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王安石觉得吧,苏轼三父子应该是跟他志同道合的,值得他主动去结
。
这和苏轼三父子跟他一样喜欢杜甫、推崇杜甫没关系,他主要是想多结点能好好谈
生谈理想的朋友!
第二天下了早朝,王安石就转悠去集贤院那边寻文同说话,准备打听一下苏轼他们何时到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