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这是给你们的活动经费。”山田指了指两
手中的大洋本票。
周林立即明白了:“将军,有任务吗?”
山田欣赏地点
:“知道莉泽·迈特纳吗?”
周林与小林都一起摇
:“听名字是个外国
。”
“对!一个德国的物理学家,
的,我们需要她的资料。”山田马上拿出了一叠资料。
看了资料后,周林马上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1907年秋天,莉泽·迈特纳刚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抱着求知的强烈愿望,从她的故乡奥地利维也纳来到当时的普鲁士帝国的首都柏林,加
了奥托·哈恩(oto hhn)所在的柏林大学研究所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个研究所是不准许
进
工作的,只因用化学反应确定糖的结构而于19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的著名科学家、柏林大学化学教授埃米尔·菲舍尔(eml·fscher,1852-1919)慧眼识才,她才被安排在装满辐
检测仪器的楼外木结构工作间里,进出还只能走后面的大门。
迈特纳才工作不久就以哈恩的助手的名义与哈恩一起发表了若
篇论文。
不久
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哈恩奔赴前线参战,正是在此时,物理学博士迈特纳做了实实在在的化学实验,其结果是惊
的--分离并发现了新的放
元素镤中(p,91号)。
1938年,有部分犹太血统的莉泽·迈特纳从希特勒统治的德国逃亡到荷兰,随身仅仅携带两个小箱子、10马克以及哈恩的母亲送给她“以备急需“的一枚钻戒。
迈特纳怀着极端恐惧的心理终于1938年8月被准许进
挪威。
经过多次的商谈,莉泽·迈特纳终于在斯德歌尔摩的诺贝尔研究所谋到了一个职位,做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