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封城,赵家。
杜老太君长长的叹了
气,再次开始数落赵匡胤,“三郎都这么久没归家了,你这个当二兄的,究竟努力去找了么?”
赵匡胤一阵苦笑,三郎自从北上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他都快急疯了,却又不敢声张。
毕竟,勾结北虏的罪名,在这个朝局动
的节骨眼上,足以要了整个赵家老小的
命。
“母亲大
,孩儿不敢辩驳,只是,孩儿敢对天发誓,已经尽力了。”赵匡胤指天誓
,赌咒说狠话,终于让杜老太君的怒火,稍微小了一些。
“唉,三郎这个混蛋,他打小就心思灵活,总想着钻空子,唉……”杜老太君的心
,浮上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但她又不敢相信,她的三郎会有任何意外。
“唉,三郎的事,且先放在一边,你亲妹妹岁数已经很老了,这一次如是再无法定下亲事,以后还有可能嫁得出去?”杜老太君盯着赵匡胤的两眼,一眨不眨的瞪着他。
赵匡胤心里明白,这一次,他若是无法说服雪娘,答应嫁给米福德,从今往后,他一定没有好
子过了。
“母亲,雪娘她……她不喜欢米福德……她说米福德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败家子,若是嫁给了他,恐怕会……”赵匡胤察觉到杜太君的脸色极其不善,就没敢继续往下说了。
“恐怕会当寡
?”杜老太君私下里找机会,见过一次米福德,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她也不怎么喜欢油
面的那小子。
只不过,赵雪娘的岁数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超过了十九岁,根本就没办法找到好婆家了。
在这个时代,凡是有
郎的大户
家,只要长辈们不是特别的渣,基本上都会在
郎大约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相亲事宜了。
所谓的相亲,并不是让自家
郎去和别家儿郎见面,而是托关系,找门路,打听家有好男儿,且门当户对,家风严谨的好
家。
这且罢了,越是大富大贵之家,越会在
郎出生之后,就开始积攒嫁妆。
古
嫁
儿,可不比现在这么方便,首先,置办家具的各种好木料、衣料、器皿,都得留心收集下来,以备将来之需。
其次,陪着
郎出嫁的媵妾,以及丫
们,从小都得预备好,免得
郎嫁去了婆家,无
使唤。
等到,
郎到了一定年龄,娘家就该替她相看夫婿的
选了。
越是大户
家,选
婿,越不会马虎!
俗话说的好,高门嫁
,低户娶媳。这话里边隐藏着
厚的生存哲学内涵。
高门嫁
,娘家
也都可以跟着沾一沾出嫁
的光,说不定就会飞黄腾达。
老话说的好,齐大非偶。若是娶了个身份高贵的媳
进门,公公、婆婆甚至是丈夫,都不可能不受气的。
老赵家,其实是近几年才宽裕一些,早些年,赵老二穷得都娶不起媳
。
自从,赵匡胤当上了殿帅之后,老赵家才稍微宽松了一点。然而,马上又要面临将赵雪娘嫁出去的局面,花钱必须如流水。
赵匡胤心里暗暗叹息不已,三郎失踪很久了,雪娘又在闹婚,李中易在北方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就快回来了。
此诚多事之秋呀!
********************
石守信最近很窝火,原本的义社十兄弟,如今,走得近的,也就赵老二、王审琦、韩重贇他们四个
而已。
其余的兄弟,比如说,杨光义,刘庆义,王政忠,刘守忠等
,平
里已经几乎没啥来往了。
最令石守信觉得难以理解的是,和赵匡胤属于铁杆娃娃兄弟的慕容延钊,居然没给他回信。
事
的起因,其实是张永德引起的。
张永德原本对柴荣一片赤胆忠心,可是,柴荣竟然派
暗中在土里埋了一块形状怪异的木牌子,上书:点检作天子。
区区五个字而已,柴荣便剥夺了张永德拼死累活积攒下来的一切功勋,换作是石守信,也觉得叔叔可忍,婶子却不可忍。
柴荣活着的时候,张永德慑于雄主的虎威,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正值主少国疑,李
领兵在外的局势,张永德一次喝多了,当着石守信的面,怂恿赵老二想办法更上层楼。
石守信可不是赵老二那个不读书的家伙,石家的家境很不错,石老太公从小就给石守信请了先生,教他读书习字。
不仅如此,石守信还学得了一身的好武艺,挽弓
箭,不敢说百步穿杨,至少可以八十步穿杨。
石守信在军中曾经犯过足以掉脑袋的重罪,当时,如果不是赵老二拼死相救,他只怕早就身首异处,和黄土坟包作伴了。
也正因为如此,石守信对赵老二可谓是言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