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工家之外的任何力量。
虽然诸葛亮没有明确说明如何通过考验,但通过考验的方式非常明显。
方运思索许久,决定先按部就班积累工匠功勋,而现在就有个现成的机会,改良纺车,必然会获得功勋。
于是,方运先修复所有的纺车,然后开始设计改良纺车。
天机坊生产的纺车,水平超过五六年前的圣元大陆,但落后现在的圣元大陆,主要原因是方运在担任宁安县县令的时候,提出了很多新的东西,让工家技术突飞猛进。
所以,方运根本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只是将宁安城几年前开始制作的纺车稍稍改正,便设计成功。
制作新式纺车,自然也要改造旧的机关,可改造旧机关需要买上好的材料,需要钱。
不得已之下,方运先花了两天的时间,用尽
,才借了足够的银钱,买了上好的材料,完成了机关,然后开始生产纺车。
方运带领天机坊工
连续赶工一天一夜,不断调试改进,终于制作出了第一批新式纺车,共二十架。
完成二十架纺车,已经是
夜,方运与所有
睡下。
但是,第二天,方运刚刚醒来准备制作第二批改良纺车,就收到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就在昨晚,巧匠坊的坊主、童生工匠井澜,制造出效率提高四成的新式纺车,并进行多项技术改良,已经提前提
给匠殿,并准备参与三天后的匠会。
方运知道井家有个叫井澜的大儒,而且是四境大儒,乃是海崖古地文位最高的工家读书
!
方运眉
紧锁。
一个工家四境大儒来到工界,本身掀不起什么风
,但是,雷廷榆却知晓当年宁安城的所有技术革新。
以大儒过目不忘的能力,当年雷廷榆只要翻看过《文报》和《圣道》,都会记住大量的工家技术。
工家大儒若获得新技术,能轻易碾压掌握相同技术的方运。
方运,终究连辅修工家技术都算不上。
“本来想按部就班通过考验,顺便修行工家技术。你们既然不仁,窃取宁安的技术,妄图断我之路,那便不要怪我了!”
方运放弃制作第二批新式纺车,开始第二
筹钱。
三天后,匠会如期举行。
匠会,汇匠。
每一座工界城市,在每月初一都会举办为期三天的匠会,而且,每位大儒工匠,都有权召开临时匠会。
每一年的诸葛亮诞辰,整个工界会举办匠大会。
蜀城乃是工界第一大城,匠殿坐落在此地,其余各城的许多工匠慕名而来,因此,每月一度的蜀城匠会都格外热闹。
匠会三天的时间,分别比试工具机关、工家技术和战斗机关。
每一天,都会根据文位分成七个会场,每个会场都有大批相同文位的工匠参与。
在平常时期,一个
哪怕制造出再逆天的机关、创造再强大的工家技术,也只能先晋升一个文位,之后会慢慢晋升。
但是在匠会上,文位可以连续晋升,工界历史上,最高一
在一次匠会上连升三个文位,记录至今无
打
。
许多工匠往往隐藏实力,在匠会上大放异彩,从而连续晋升文位,地位飙升,获得匠殿的重视,将来有更高的成就。
工院是每座城市的中心,相当于
族的文院,在各城中占据最大的面积,也是匠会的举办地点。
太阳刚刚升起,蜀城各地的
涌向工院,让整座工院生机勃勃,散发着活力。
第一天的工具机关比试,和以前一样,根据文位从童生到大儒分为七个会场,文位越高的会场,
数越少。
因为,高文位的工匠可以进
低文位的会场,而低文位的工匠无法进
高文位的会场。
城中普通百姓只能进
童生会场。
所以,每一年的童生会场都格外大,
数格外多,参与比试的童生工匠的数量,也远超其他文位的工匠。
方运带着天机坊的两个伙计,早早来到童生会场,并在汹涌的
群之中,挤到参赛成员席上。
参赛成员席位中,已经坐着上千童生工匠。
方运扫视所有工匠,发现一个又一个海崖联盟大儒,他们也陆续看到方运。
每个海崖大儒的脸上,都露出莫名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