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二年后
有爷孙两个皇帝一趟又一趟的下江南,不但当时没
敢拦,再过二来年一个
被吹捧成千古一帝,一个被冠以 风流天子,他会不会跳起脚来骂娘。
群臣 皆大欢喜,肯听文臣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皇上从善如流的废话又说
了一通,便散朝了,谁会留意一个长脸的老家伙眼神中的愤懑之色。
************
一间布置典雅的书房,一名古稀老者提笔写字。
老者停书落笔,细看上好宣纸上墨汁淋漓的「忍」字,嘿然道:「忍字心
一把刀,为何这把刀总是
在老夫心
。」
老者乃是吏部右侍郎焦芳,这老儿是天顺八年甲申科的进士,说起甲申这
一科进士可谓
才济济,堪称大明朝的「黄埔四期」,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
都察院左都御使戴珊、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南京
户部尚书王轼、户部右侍郎陈清、礼部右侍郎谢铎和工部右侍郎张达,十
都
身居庙堂高位,焦芳官居三品,吏部卿贰,虽是比不得李东阳、刘大夏等
,
也是位高权重。
可自家有苦自家知,焦芳这大半辈子官当得不易,三十岁就高中进士,本
可平步青云,却处处受
压制,英宗朝后有惯例:非进士不
翰林,非翰林不
内阁。新科进士通常任职翰林院熬资历,待得期满或升或外放,平步青云。
焦芳编修期满,本该升任学士,时任内阁的彭华常与首辅万安言谈焦芳不学无
术,万安便对
言,「不学无术如焦芳这样的,还能当学士」,这话传到焦芳
耳朵里,河南
的驴脾气当时就犯了,放出话来,老子要是当不上学士,就在
大街上把彭华给宰了。彭阁老被吓着了,赶紧找万安给他升了学士。
官是升了,
也得罪完了,谁会喜欢没事跟领导玩命的下属,于是一个小
鞋穿下来,焦大
给贬到贵阳那地方受罪去了,焦芳倒也有
子韧劲,一步一
步又升中枢,为了得到皇上重视,经常上书言事,可惜老上 司马文升是不喜
欢多事的,这些奏本想上达天听,门儿都没有。
焦老心里苦啊,宦海沉浮几 十年,就没有个舒心的时候,好在马文升八十
多了,老大
已经把吏部看成了自留地,可好不 容易把马文升熬走了,谢迁那
王八蛋又要将王鏊引进吏部,虽说左右侍郎平级,可大明文官以左为尊,又有
与皇上东宫讲读的旧
,焦大
可以预见,这吏部正堂的位置是离他越来越远
了。
焦芳喟然长叹,虽说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那十之一二老夫怎么就从
没遇见过呢,正当老大
自怨自艾,忽然瞥见自家儿子在书房外探
探脑的。
咳一声,焦芳道:「黄中,有何事?」
焦黄中年近三旬,高高瘦瘦,遗传了老爹的长条脸,闻声
内,恭恭敬敬
地行了礼,「孩儿给父亲问安。」
大明推崇仁孝,儿
早晚问安是应有之义,当然过于执着也会弄出笑话,
碧玉老
陈献章是遗腹子,事母至孝,每次跟媳
啪啪都要在老娘面前报备一
声,名声在外,他的上司听说这事,教训他道:你老娘是 寡
,有你这么办事
的么。另有常熟
周木,每天清早跑到老爹卧室外面敲门问安,有一天终于把
老爷子
急了,老子睡得正香,用得着你问安。献章求嗣,周木问安,一副妙
对,时
笑谈。
当然这时候焦芳不会嫌儿子多事,点了点
,看他一身装束,皱眉道:「
你要出门?」
焦黄中点
称是,「约了几个诗友文会。」
自己儿子脾
焦芳知之甚清,冷哼一声道:「什么文会,还不是青楼勾栏
打茶围,你已近而立,每
里不知静心读书,三省其身,何
能有出
之
。
」
焦黄中被自家老子训斥得很不服气,低声嘟囔道:「又不准我参加会试,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声音虽小,焦老
耳朵却灵,训斥道:「你懂什么,老夫身在吏部,总要
避嫌一二。」
反正也听见了,焦黄中豁出去了,大声反驳道:「弘治六年,王恕执掌吏
部,其子王承裕高中二甲;弘治九年,刘东应试,其父刘健甚不辞阅卷;弘治
十二年,谢迁谢迪应试,也未曾避嫌,去岁其子谢丕高中榜眼,谢迁竟还充
任读卷官,为何我偏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