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却下意识的开始恭喜,“恭喜将军,贺喜将军,竟得封如此要职,将来前途将不可限量啊。”
李
斜眼儿瞅了他一眼,看他那像得了癫痫一般的模样,心说,你激动个
啊,又不是给你加官进爵,犯得上吗?真是个土包子。
转着眼珠儿问了一句,“代州总管几品官儿?之前咱就是暂代代州行军总管了,难道和这个差了许多不成?”
他才真正是个土包子呢。
一句话问的温彦博差点没一
老血
出来,却不得不给李
普及一下大隋的官职制度。
大隋上将领一路行军总管,并非什么稀罕事儿,可边地不太一样,尤其是代州,幽州这些地方,面对的大敌都是北方突厥。
按照以往的先例,领代州行军总管者,必为朝廷上将,之前大将军史万岁,楚国景武公杨素等
,都曾兼任此职。
没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
中之杰。
说到最后,温彦博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如非天下大
,怎会让你个后生小子窃居此位?这比罗艺自封幽州总管还像一个笑话呢。
因为罗艺那是反贼,你可好,打着代州总管的名号进犯幽州,实际上和罗艺差相仿佛,都是反贼来的,可临到了来,却还能被钦封为代州行军总管。
罗艺跟你比起来,运道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儿。
李
被
家说的一愣一愣的,咂摸着滋味,才稍微明白了过来,好像自己这是占了个大便宜?
其实,不用温彦博解释的这么细,只隔了一天,云内后续的书信就追过来了。
之所以有了这么个时间差,原因听好笑。
一来呢,这是个不错的喜讯,李碧想也没想自家丈夫是块什么料,就命
先将消息给送过来了。
二来呢,随同诏书到来的还有一封私信,是李秀宁写给李
的。
感谢李
鼎力相助,没白
了这个朋友之外,还将京中的形势跟李
说了说,让他安心在代州御边,不须有太多顾忌,时刻不要忘了,京中还有一位挚友会为他奔走云云。
李碧看了之后,差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李
瞒的够紧,一直到现在,她还以为李五领兵去长安,是营救父亲了呢,没想到啊没想到……
醋意大发之下,若非李碧身上有伤,说不定就顶风冒雪的跑来幽州,给这厮算账。
毫无疑问,李秀宁的书信自然是被李碧扣下了。
可李秀宁信上说的一些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尤其是关于代州行军总管一职的前后,在西京,在太原可都让一些
不太满意了,让李
多加小心。
她这是一下把兄弟都给卖了,京中不满的
自然是那些随李渊进京的功臣了。
一圈封赏下来,竟然让一远在边塞的家伙切了一块非常诱
的蛋糕下来,那谁还能满意呢,他们不满意,那么作为代表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两个自然也就不满意。
如果说长安的那些
只是有些怨气而已的话,那么坐镇太原的齐国公李元吉就是最不满意的
了。
并代两州唇齿相依,朝中也有着有代无并,有并无代的说法。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设了代州总管,那么再设并州总管府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反之亦然。
有了一个代州行军总管,他这个太原郡守,晋并州总管的算盘可能就要受阻。
尤其是眼瞅着两个哥哥随父征战,屡立战功,麾下渐多,已经渐渐长成的李元吉自然着急万分。
之前也就算了,一个马邑太守,还放不在他眼中,现在嘛,则真的是让李元吉如鲠在喉了。
李秀宁没有明说,可这也正是她在信中所想透露的意思了。
说起来,两个
大局观都还不错,李碧看懂了,随即就把李秀宁的书信藏了起来,其中的意思全部据为己有,给李
写了一封长信,后脚赶前脚的送来了幽州。
(月票月票,昨天跑了一天,晚上又喝了点酒,回到家只想倒
就睡,可想起不能断更,只能强打着
码了一章,今天浑身酸疼,脑袋也晕乎乎的,不过两更还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