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半岛是东高西低的地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东部多山脉丘陵,辽东地区的太皇山余脉绵延千里,一直延伸到半岛南端,跨越数国,形成盆地丘陵无数。
也不怨新罗
一直想要将汉江流域纳
怀中,主要是新罗所在的正是太皇山余脉南端的丘陵地带,地理环境实在说不上好。
不过说起来也正因地形的关系,扶余
征服沃沮各部之后一路南下,一些扶余部落顺势征服了百济诸部,却拿新罗
没什么办法,主要就是因为那边地形复杂,让他们没办法继续东进罢了。
而几条大江又将半岛隔成了几个部分,这也正是形成半岛割据局面的罪魁祸首。
一直到千多年之后,依旧如此,除了各国博弈之外,地形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
浿水的发源地就在东部太皇山余脉的狼林山,向半岛西南倾泻而下,奔流
海。
这条半岛上的大河在中原史册记载中可比汉江要有名。
因为秦汉之时浿水以北,皆为汉家郡治,至浿水而止。
现在高句丽王城平壤城所在的平原地带,就属于前汉乐
郡所属,平壤城便是乐
郡郡治。
汉末曹魏时,魏军
扶余丸都城,以为把扶余国给灭了,于是回军中原。
不久扶余
死灰复燃,又重建了丸都城,借中原混
之机,南侵乐
,玄菟两郡,渐渐据有辽东以及半岛北部疆域。
那时中原正处于五胡之祸时期,外部又面临着先有柔然,后有突厥的强大压力,对于辽东之地已是无暇顾及。
直到前隋统一天下,和高句丽的战争重新被提上了
程,只是几次征伐,都是损兵折将,这对于向来战无不胜的隋军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杨广起百万大军征伐辽东,当时可谓是天下响应,贵族们更是咬着牙忍受了杨广的征税之举,纷纷去到辽东效力。
比如说李秀宁所率的马邑
马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结果让
大跌眼镜,杨广把战争当做了个
秀,最终闹了个一败涂地,死伤之惨重,比他娘的长平之战的赵国还要甚上几分。
这种程度的中原王朝对外战争的惨败,光就过程和结果来说,也许只有后来的萨尔浒之战能够相提并论一下了。
等到杨广再征辽东,就没什么
愿意跟他玩了,皇帝的信用已经崩溃,谁还愿意跟他到辽东送死?
…………
另外一个时空当中,李世民伐高句丽,也非常慎重。
那个时候,他已经击
了突厥王庭,吐谷浑汗国,薛延陀汗国,以及西突厥王帐,可谓是四夷宾服,海内共主。
这个时候,他才起兵亲征辽东,当时李世民征战半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扎扎实实的建立起了大唐帝国,却还是把高句丽放在了最后。
估计也是受到了前隋屡次战败的影响,不敢轻易提起征伐辽东之事,就怕在这个上面栽了跟
,不好收拾。
当时的
景是府兵们纷纷请命随军,自带
粮兵器,只想从军而行,可以说是举国动员,勠力同心……
这和杨广第一次征伐辽东的时候有点像,要不李渊总觉得李世民是第二个杨广呢,因为他们的
中,都有对于帝王功业极为狂热的一面。
只是他们又完全不同,才能,手段,眼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大相径庭,造成的结果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如今的大唐,外部环境好转,于是把枪
就对准了高句丽。
“当年来护儿将军领水军从海路
浿水,于平壤南登岸……”
李靖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点了点平壤城的位置。
杜伏威就笑,“来护儿可把咱们山东儿郎祸害的不轻。”
李靖捋着胡子微微一笑,“他也是奉命行事,要责怪的话,也只能怪炀帝,不知体恤百姓。
当年征伐辽东,征用的山东儿郎还是都去了辽东城下,来护儿将军所率的是江淮壮士,都是他家乡的父老兄弟。”
杜伏威对此不甚了了,对李靖所言就很是不以为然,心中冷哼一声,当年那些狗官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他也不会在这个上面跟李靖较真,顺
说道:“听说来护儿领兵攻进了平壤城,咱们这次带的兵可多,应该不会比他更差吧?”
李靖摇了摇
,“这可说不好,当
炀帝起兵百万众征伐辽东,高句丽的大军主力都在辽东驻守。
来护儿将军领的是偏师,
不过数万众,却有出其不意之势,高句丽
没多少防备之下,让他建功不小,可惜高句丽
也是命不该绝,最终功败垂成。
如今和当年不一样,大军陈兵于此多时,高句丽
有了防备,怕就不好轻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