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看向两位领兵将军,很想听听他们怎么个说法,应该不会像自己一样东拉西扯,含糊以对吧?
赵世勋满不在乎的笑道:“这还用猜?那些突厥崽子肯定冻的受不了了,又没带多少粮
,要是换了俺来领兵,这会不走还待何时?”
刘仁轨同意的点
,只是他想的比较多,“也许还要看看东边的战况,若是高句丽
来援……”
不等他说完,赵世勋摇
道:“高句丽
要是能来早就来了,这里是什么地方,高句丽
的王城所在,失了平壤城,高句丽也就亡了。
也就是阿史那多闻太过蠢笨,才会被高句丽
引来与咱们作对,一见突厥
拿咱们没办法,高句丽
肯定躲的远远的,才不会拼死来援。
再说李将军又不是吃素的,高句丽
敢来,在后面断了他们的粮道,怕是他们就得和突厥崽子一个下场,冬天里都得冻死在这里。”
说到这里,他转
看向李靖,“与其说这些,咱们不如想想怎么把突厥崽子留下来,这可是好机会,捉住了阿史那多闻,辽东不战自平,都督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还真是有道理啊,公孙安在那里默默咂摸了一番,觉着学到了不少东西。
刘仁轨眼中闪过几许热切,河北降将,缺的就是功劳,真要是能把阿史那多闻率领的突厥
一勺烩了,那可是大功一件。
此战过后,他刘仁轨也就摸到了大将军的门槛了……
李靖心中已有定计,“说起辽东,那俺就要问两位一句了,辽东应已为阿史那多闻所据,两位说辽东有阿史那多闻好呢,还是没有阿史那多闻强些?”
赵世勋愣了愣,默然不语,他可没那样的远见,能把握如此大局。
突厥王庭如何,突厥东方汗又如何……若是真把阿史那多闻留在这里,那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足以让最英明的将领也
大非常,何况是他赵世勋了。
…………
战场上诡异的平静了下来,好像大家都在等着
冬季节的到来。
赵世勋说的不错,阿史那多闻到底还没笨到一定程度,想把自己和自己的部下都葬送在平壤城外。
数
之后,天空飘起了雪花,阿史那多闻率军北归。
因为丸都城离着不算远,突厥
走的也不算很快,倒是没显出多少狼狈之像来。
只是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要硬生生咽下多少苦水,只有阿史那多闻和他的部下们知道。
回去的途中,突厥
可没客气,沿路高句丽
的坞堡,都被突厥
屠戮一空,泄愤一样杀了不少
,抢夺了一些粮
,算是稍稍弥补了一下损失。
而派出去的那五千
,一直没什么消息传回来,让阿史那多闻心疼的直抽抽。
这次被高句丽
哄骗南下,里里外外突厥
损失可大了去了,阿史那多闻所寄望的辽东王,经过此战,好像也已离他越来越远。
回到丸都城,阿史那多闻根本不敢久留,只留下一千多
在丸都城驻守,他自己则带
匆匆西去。
…………
突厥
一旦离开,平壤城的战局一下便清晰了起来。
统一了思想的唐军,没有做出把突厥
留在平壤城外的努力。
等突厥
退兵远走,李靖立即命陈圆,苏定方,裴行俨等
率军与他汇合。
天气越来越冷,可平壤城下的战火却熊熊燃烧了起来。
唐军大军云集于此,稍一休整,便四面环攻,不再留有余力。
大唐元贞六年九月末,
水般的唐军将士涌向了平壤城,杀声四起,震天动地,唐军就像波
一样撞击着平壤城,一波接着一波,几乎无休无止。
平壤城至此已呈孤城之势,在唐军猛烈的攻势之下摇摇欲坠。
箭矢和石块在天空中飞舞,城墙之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唐军攀援而上的身影,不住有
跌落下来,摔的骨断筋折。
高大的楼车缓缓向前,靠上城墙,便是一番惨烈的厮杀。
十月初三,下了一场大雪,唐军攻城已有五
,平壤城墙上下,尸骸遍布,血流成河,城墙上烟熏火燎,加上鲜血的颜色,看上去有如地狱之城。
高句丽王旗已经几番出现在城墙之上,那是危急关
在督促士卒死战,至于高句丽王高成是不是就在旗下,谁也不晓得。
只是高句丽贵族们的将旗却已换了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