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慧慧。
慧慧推着赵春怀送文景的那辆飞鸽牌自行车,走在文景身边。
车后驮着个大红包袱,里面包着文景的红嫁衣。
文景却依然是过去的打扮。
黑白格儿相间的上衣,学生蓝裤子,白线袜子,方
儿黑条绒鞋。
回
望一望田间小径上伫立的爹娘和弟弟,遥远的距离已使他们浓缩成三个小小黑点儿。
但可以想象他们手搭长篷久久了望的
景。
家中的顶梁柱走了,怯懦、失落和凄苦,以及思念和盼望正
织着三张大致相似的心网。
文景刚刚擦罢腮上的泪珠,眼里的泪又哗然涌出。
当母亲把那碎布片儿拼成的花书包挎到她肩上时,嘱咐她说:“针包和医书也塞进去了。
出门在外,两眼陌生。
或许能靠手艺维持维持
。
”文景驯顺地点了点
。
这天,她表现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依从。
她原本想奋斗到县城,在新的岗位上自强自立、独立打拼,改变家庭的困境,不料却屡遭失败,带给爹娘的总是失望和晦气。
想不到这第一次出远门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单纯的
儿生涯,开始了身为
的漫长行程,将与一个自己并不喜
的
共捱时光。
同所有远嫁的
孩儿一样,才德双全的文景亦别无选择。
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对父母尽一点儿孝心,对家庭尽一点儿责任。
可是,心高气傲的陆文景是何等地不甘啊。
如果在县城,离家还不远,她可以两
照应。
如今这一走,娘犯了病谁给她按摩和扎针呢?弟弟再挨了打,谁来包扎他的伤
,谁来擦
他的眼泪?爹受了惊吓,谁又来替他排解呢?
“你这一走,往后再遇到挫折和打击,我可向谁倾诉呢?”慧慧本来就随着文景垂泪,想到自身的孤单无助,更是泪雨滂沱。
“只有通信联系了。
”文景已擦红了两颊。
离愁别绪涨满胸怀,两个姑娘一时寂然无语。
她们的脚步伴随着自行车辐条的浅吟低唱,汇成了初冬的旷野的绝响。
车上行李本来不多,她俩中如果有一个是骑车高手,完全可以连
带行李驮着走的。
可是,这辆新车作为她们的教练车,她们仅在打谷场上练了几天,都还不敢骑着上路呢。
不过好朋友分别在即,宁可时间倒流,路途再长些远些,泪眼缱绻,已不知疲累是何感觉。
千言万语,两
尽管不知该先说什幺好,但不停地倒替着推推车,挎挎包。
浓浓的友
在年轻的肢体里、在寂然无声中传递和
漾。
在童年那对万物都感到新的
子里,她们曾站在吴庄的南坡上眺望,坡下这一大片绿油油的谷地、冒着炊烟的村庄、疏林掩映下的滹沱河,家乡的一切都让她们感觉与向往。
上了中学,进
妙龄花季,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正是热
家乡,上山下乡光荣,这与她们那单纯的眷恋是何等吻合啊。
怀着挚热的
感,她们又义无返顾地回到家乡。
那时,在她们的
生经历里还没有
是心非、没有欺诈和权谋。
她们所涉足和熟知的地方,也只有滹沱河东、天涯山南、南山坡前以及县城附近的少数地区。
对县城之外的了解就是靠地理课本上的介绍了。
从书本上知道的地方,毕竟没有感
。
而自己所熟悉的滹沱河东的这一湾土地、每一个村庄、每一道山梁,都仿佛是亲友的面庞。
故乡吴庄更是血脉相连,这里不仅有养育她们成长的亲
,还有她们的恋
、少年的志向。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她们起早贪黑翻过河泥、垦过荒、打过坝、修过梯田……。
她们曾为之高歌为之狂舞……。
然而,现实与铺天盖地的宣传大相径庭。
现实与她们所追求的又面貌全非。
“政治上不可靠!”陆文景至今都对这句话耿耿于怀。
吴长方的一句话就抵销了陆文景回乡五、六年的全部努力,将她一生的前景推上了绝境!
“唉,你不该与他吵架。
小胳膊拧不过大腿。
”慧慧叹
气道。
令文景更为气恼的是赵春怀去开结婚介绍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