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打骨子里排斥郑国泰,因为郑国泰的背后是他姐姐郑贵妃,而郑贵妃就是国本之争的根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二叔为何能发迹成为九千岁,那是因为二叔抱住了天启帝朱由校的大腿,烧了东宫这
冷灶。
如果东宫这
冷灶连锅底都叫
扒拉了,二叔自然不可能成为九千岁,连带着魏良臣也绝不会摇身一变成为他自诩的小千岁。
他要么痛下绝心洗
换面,凭自己真本事去努力出
地,改变命运。
要么,就洗洗睡去,和他哥一起在家种田。做一个历史的亲历者,而非改变者。
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对于良臣而言,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这世上,没有本事,没有权势背景的农家子,除了抱大腿和努力苦读这两条路外,别无它途。
良臣从知道自己身份那刻起,他便做出了一个最明智,也是最现实的选择,那就是抱大腿,抱二叔的大腿。
在知道二叔的大腿毛都没有时,他重新有了奋斗目标,那就是想方设法助推二叔早
上位,以期实现自己的小千岁梦想。
为此,他回乡考科举,就是盼着能够坑蒙拐骗来一个举
功名,从而可以和宋献策合作开矿,利用万历对金钱的异常喜好,让自己亲二叔成为宫中大珰。
只可惜,万事俱备了,东风却没来,
一道“苟
新,
新,又
新”的题目让他
了白卷,还作了一首打油诗。
白卷不是不行,自古以来,考场上
白卷的多了,也不差魏良臣一个。
可是
白卷的同时,还作了一首讥讽科举的小词,外加一首吹嘘自己的打油诗,这恐怕就魏良臣一
了。
还好,他蛮识相,没有在卷子上写什么“我花开后百花杀”、“春来我不先开
,哪个鸟儿敢作声”之类的诗句。
若那样,就是不作不会死了。
大明朝现在没有反官僚,反体制,
四旧的群众运动,郑贵妃也不是革命先锋,魏良臣这个
白卷的家伙,注定不会被发现,他注定只会成为一场笑话。
良臣没兴趣再考劳什子科举了,他已决定去京师。至于下一步怎么做,他还没想好。
现在,又一条大腿出现在良臣面前,天知道郑国泰是怎么出现在河间的,鬼知道老天爷到底是怎么安排。
总之,另一条大腿就这么意外的砸在了良臣
上,这条大腿可是很现实的,也是金光灿灿的。
机会来了,把握机会的切
点也来了,良臣却是对这条金大腿望而却步。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郑国泰对宣传那么感兴趣,目的很明显,显然是想从魏良臣这里学一学所谓宣传之道,好帮她姐姐郑贵妃翻案,改变她姐姐在世
心目中的印象。
如果,郑国泰达成目的,那么郑贵妃就会向皇后之位迈进关键的一步。
一旦郑贵妃当了皇后,那么泰昌帝朱昌洛的太子地位就会岌岌可危。
这不是没有根据的瞎联想,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万历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闹出长达二十年的国本之争,间接影响了泰昌、天启、崇祯三朝,最终导致甲申之难,关键原因便在于,这位皇帝没压根不喜欢长子朱常洛,而想立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为他的继承
。
东宫之位尘埃落定前,万历只有一个想法,那便是自己的正宫王皇后早死,他便可以册立郑贵妃为皇后。子凭母贵,届时朱常洵成为太子的阻力从礼法上而言,就要小的多。
可惜,万历这个想法太天真,他的正宫王皇后活得比他还长,他死,她都没死。
想到这段历史时,有时候,良臣会恶心猜想,守了一辈子活寡的王皇后之所以硬挺着不死,恐怕就是不想让自己的丈夫心满意足,不想让郑贵妃得偿所愿。
心中有
气,就如胸中有团火般在燃烧。
一个
,如果没有梦想,跟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万历的梦想就是老婆早点死,老婆的梦想则是你死我也不死。
结果,凭借着这
气,老婆熬死了老公,也彻底
粹了小三的野望。
历史的车
全凭着一
气在推动,想来也是件荒谬的事,
万历想老婆死的愿望现在还在继续,这从福王迟迟未就藩便能看出。
一个已经成
的皇子却迟迟不去就藩,除了国初洪武和永历两朝,之后的明朝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为什么不让福王就藩?
良臣断定,万历还在等他老婆死。
只要王皇后一死,郑贵妃便能迅速上位。
这样一来,国本便彻底翻盘。
不过,王皇后还在挺着,万历再是不喜欢他这个正宫老婆,也总狠不下心弄死她。
郑贵妃更是不敢,但这不代表她就甘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