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没有马上离京远走辽河
,这个军中宣政使到底是何职能,需如何发挥效用,不是简单说说就能了事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包括唐奕也一样,说是“政委”,可是政委到底要
什么,
确到每一个细节却也是一知半解,要他与王韶一同琢磨、研究。
不过,好在唐奕长年与阎王营、涯州军为伍,对军中之事了解甚多,而王韶也是熟读兵书之辈,不算是门外汉。
二
既是摸着石
过河,又算是为以后武院培养各军宣政使打下基石。
是以,等王子纯北上辽河
和杨怀玉搭伙儿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后的事
了。
......
在此期间,王韶几乎每天都与唐奕一同讨论研究,结合大宋的实际
况,还真就弄出了一套宣政使的章程。
当然,这两个月,朝廷也没闲着。
第一件,就是五月中,黄河汛
再次告急,水势之凶,比之嘉佑二年后那次犹有过之。
但是,不同的是,去岁黄河水道就已完工,此次春汛,正好检验沈存中的治河成效。
到了六月初,各州河务上报到京师,黄河中下段沿线两百余州,无一受灾。
此讯一经传出,举朝振奋。
要知道,那可是比嘉佑二年更大的洪水啊,可是结果却与嘉佑二年截然相反。
无论官员,还是百姓,仿佛过年一般欢天喜地。
第一次,这是大宋万民第一次在黄龙起舞之下取得了胜利。
且根据河监的推测,依现在黄河大堤的牢固,至少十年一遇的大汛将不再是威胁。
也就是说,黄河两岸的百姓终于可以不用过年年走水,岁岁遭灾的
子了。
对此,唐奕也很满意。
现在的黄河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那般“温顺”,但是,能保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安宁,已经很了不起的事
了,朝廷也无须用“是年河宁”的语句来自我安慰了。
但是,居安思危,唐奕很清楚,治水是一个长期投
的工程,从来没有一劳永逸之说。
当众
还在为黄龙受伏而振奋之时,他已经向赵曙提出把治河当做一个百年工程了。
朝廷不但要重视,而且要设立专款专项,从每年财税之中筹拨治河款,以备不时之需。
......
对此,赵曙自然是什么都听唐奕的。而满朝文武也是出的一条心,皆是点
称是,竟无一
反对。
大伙儿是尝到了甜
了。
当初,唐奕斥资几千万贯非要去修河,那时众
还有点心疼。可是,只看今年这一次,就明白绝对不是赔本买卖。
先不说黄河息势,对北方航运的影响有多大,单单这一个夏汛,就免了多少灾祸?
这样的大水,若是放在往年,不淹了半个大宋是不会罢休的。
只赈灾、平
、复耕这些,就不知道省下了多少银钱,要是算上各州各府重建家园的耗费,那就更无法计算了。
而这次,朝廷不但拨款,而且大方的很,由范仲俺和贾昌朝提意,三司复算出耗费比例,最后定为,每年拨百万之巨于河道维护,还有治河储备。
第二件大事,则是先帝起灵。
所谓起灵,就是把赵祯灵驾从开封运抵永昭陵,于八月十五,先帝殡天整七月之时,下葬永昭陵。
这是举朝大事,非工务所累,满朝文武、赵室宗亲,必要同行,送先帝最后一程,唐奕自然要陪驾前往。
所以,七月初,包括范师父和贾昌朝这些相公,就一同陪赵曙起驾离京,去往永昭灵了。
也正因为如此,唐奕错过了一件大事,一件真正改变这个时代的大事!
......
话说富弼离京之时,唐奕特地嘱咐路上走慢些,富相公毕竟已经年老,唐奕是怕这万里航程再出什么岔子。
万一富彦国因舟车劳顿病了或者怎样,那他唐子浩就能了千古罪
了。
......
正因如此,富弼这一路南下走的确实不快,内河
行百里,不论顺逆,并靠岸歇息。
海之后,更是过分,只沿海岸水缓
宽之处航行,且稍有风
就停下来等好天。
所以,等富弼到涯州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中了。
......
富彦国得船工报备,知道再行一段就是牙龙湾,涯州就在眼前。
老相公在舱中呆不住了,便站在甲板之上,想看看被贾子明追捧的涯州到底是个什么样。
可是,纵然早有心理准备,富弼还是被吓着了。
因为....
因为就这一点点的航程,他所坐的官船居然走了一下午还没进得了海湾。
而且,看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