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和利用英吉利雄厚的资金,当今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莫过于英吉利,这次欧洲
发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吉利国内大量的资金闲置,积极寻找出路,通过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能够大量吸纳英吉利国内的富裕资金。”
再次,利用这个机会,大清能够大量引进英吉利成熟的工业成果,英吉利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修建这么一条铁路,英吉利会有大量的工厂落户大清,有利于大清快速发展工业。”
说着,他一笑,“这些利够不够?”
见他如此问,卓秉恬楞了楞,道:“难道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利?”
易知足点了点
,道:“京杭铁路只是一条主
线而已,在尝到铁路带来的甜
之后,大清必然会掀起一波修建铁路热
,大量的铁路
线支线会接踵修建,大清要形成完善的铁路网络,至少要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建设。
因为铁路修建,大清与英吉利与美利坚会形成关系密切的经济利益,在这种
况下,大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与西洋强国发生战争!对朝廷而言,这才是最大的利益!”
“果真能够避免战争?”卓秉恬
凝重的道,大清如今最怕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来自西洋海上强国的威胁,与英吉利一战,大清上下可说是被打怕了!
“当然!”易知足笃定的道:“当英吉利大量的资金投
到大清,为着自身的利益着想,大量的英吉利官员商
都会反对与大清开战。”
卓秉恬点了点
,如此说来,这事还确实是利大于弊,略微沉吟,他才道:“铁路的重要
,知足在《铁路兴国十八条》中已经说的十分清楚,可朝廷眼下没银子。”
“在下方才不是说了。”易知足道:“可以大量引进英吉利资金,朝廷没银子,可以向英吉利贷款,也可以发行国债,当然,朝廷如果觉的数额太大,也可以官私合营,或是任由私营,直接参
。”
向英吉利借贷?卓秉恬还真是从来没有想过,他迟疑着道:“不会有损朝廷脸面吧?”
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落后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更损脸面!”
白了他一眼,卓秉恬才道:“知足倾向于哪种方式?”
“私营。”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铁路建好了难道还能拆了不成?放手私
合
组建铁路公司经营,朝廷只需要成立主管铁路
通的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便可坐享其成。”
铁路建好了难道还能拆了不成?这句话还真是说到卓秉恬心里去了,想想他又有些疑惑,“元不打算参与铁路修建?”
易知足想都没想,随
说道:“铁路修建,元岂有不参与之理?元会成立铁路公司。”
元既然要成立铁路公司,易知足出的这主意,岂不是损
不利己?卓秉恬一双眼睛滴溜溜在他身上转了一圈,一时间有些琢磨不透,半晌才道:“西洋的铁路都是私营?”
“不错。”易知足道:“西洋各国对于铁路修建都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不过,咱大清不能如此,对于
线必须有个整体规划,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恶
竞争以
费资金。”
沉吟半晌,卓秉恬才道:“官私合营呢?”
“不赞成。”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咱们大清的士绅商贾百姓都不愿意与官府合作经营,怕吃亏!而且官私合营,朝廷也需要投
巨额的资金,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多,好钢得用到刀刃上。
比如有些无利可图的铁路,私营的铁路公司是不愿意修建的,这必须的朝廷自己修建,比如一些战略要地,在下建议,朝廷能不出钱的铁路坚决不出钱,不要担心让利于民,能够不花钱获得铁路,对于朝廷来说,就是最大的利!”
这话的语气隐隐有些说教,卓秉恬心里微微有些抵触,这小子虽说是朝廷大员,却也是元大掌柜,铁路私营,元必然受益匪浅,但不得不说,这小子说的有道理!
见他不吭声,易知足也不吭声,他心里很清楚,别说眼下朝廷没银子,就是有银子,朝廷也不可能会出银子修建铁路,毕竟铁路修建花费不菲,而且投资周期长,道光没有这份远见也没这份魄力,手
有余钱,也是去修陵寝和圆明园了。
默然半晌,卓秉恬才开
道:“对于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一事,朝中不少勋贵大员颇有微词,知足把方才说的,整理一下,上个折子罢,朝中诸公,有知足这份远见和见识的,实是凤毛麟角。”
“行。”易知足爽快的道,这事他确实是欠道光一个解释,顿了顿,他试探着道:“在下既实授南洋提督,这上海道一职?”
卓秉恬道:“这事怎的问起老夫来了?”
“大
是吏部尚书,在下不问大
,问谁去?”
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卓秉恬才道:“南洋提督是武职,上海道是文职,按理两者不能兼任,不过,知足也清楚,这个上海道是怎么来的,这要看知足是什么想法。”
易知足自然是不愿意放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