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种后收,无非是龙争、虎斗!”
“大宋朝天子仁宗在位,国泰民安,万民乐业——”【注1】
他开时,郑先生又饮了一盏酒,待他念了定场诗,虽眼里有些讶色,但面上也未动容。等他又说了一段,面色才慢慢凝重起来,又看了李伯辰几眼。
李伯辰觉得好笑,但一本正经说了下去。这套书他记得很清楚的。在来处时没什么乐子好找,这套书翻来覆去听了很多遍,称得上倒背如流。他慢慢将第一回讲了一半,也只用了一刻钟而已,便停了下来。
此时郑先生捏着酒盏、皱着眉,见他停了,便问:“往后呢?这是一回?”
李伯辰道:“是半回。先生觉得我这套书如何?”
郑先生沉吟一会儿,道:“只听这些,不坏。”
又高声道:“伙计,再添一壶酒!”
再取了个酒盏斟上,递到李伯辰面前,正色道:“郑某有眼无珠,没料到阁下也是同道中——在下郑钊,阁下怎么称呼?”
李伯辰道:“在下陈伯立。”
“陈先生也在书行?”
李伯辰笑道:“没那个本事。其实这书也不是我的,而是一位单先生的。我在听过,就记下了。”
郑钊略有些失望,道:“哦,原来如此。单先生……名讳是什么?现在何处?”
李伯辰道:“单先生已仙逝了。”
又在心里告了个罪,道:“但之前将这部书托付给了我。”
郑钊眼里又有了喜色,沉吟一会儿,道:“陈先生,我也有师承,家师也在世。你这书虽好,但……”
李伯辰道:“郑先生误会,你要喜欢这套书,我可以卖给你。”
郑钊愣了愣,皱起眉:“这事怕是不妥吧?”
李伯辰道:“那位单先生,是个隐世之。我得了他的书,自然不愿意埋没。但我并非书行中
,也暂没这个打算。要是跟着我
了土,世上岂不是又少了一部书?我心里也很不安。要是郑先生喜欢,正可叫这书流传下去,我心里也就好受些了。”
他顺说到此处,心想,坏了。说得这样冠冕堂皇,怕是不好谈价钱了。但郑钊听他如此讲,立时道:“这话也有道理。”
李伯辰在心笑了笑,暗道,哦……原来他也是很想要这书的。
他便沉默起来,郑钊也对他抬了抬酒盏,又饮一杯。李伯辰说这书是“单先生”传给他的,既然是故所赠,如今要换钱已是不妥,自然不好开
。郑钊看起来很有风骨,但也是
于世故之
,便也不开
。
李伯辰叹了气,心想要是小蛮在这儿就好了。只得先道:“郑先生,关于这个价钱……”
郑钊道:“这书叫什么名字?”
“三侠五义。”
“好名字。”张钊又沉吟一会儿,道,“两千钱。”
李伯辰愣了愣。倒不是嫌钱少,而是没料到这么多。再翻一倍,可就是一套宅院了——说书这么赚钱的么?
郑钊见他这模样,道:“陈先生觉得不妥么?要是不妥,可以再商量商量。”
李伯辰道:“可以的,郑先生。但这书有一百八十回,我得慢慢说给你。我晚上还要出城,咱们说下一下午,大概也只能说到十几回。”
郑钊瞪起眼睛:“一百八十回?陈先生,你当真的?”
李伯辰不知他是嫌多还是嫌少,只道:“当真的。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郑钊愣了愣:“真是……书。我这儿最大的一部,也只有七十回。那两千钱真是不妥了……怎么样也得四千钱。”
他皱眉想了想:“也好,陈兄,你也可以给我慢慢说,我听了多少,就付你多少钱,你看这样可使得?”
李伯辰笑了笑,道:“好。”
他倒是很希望真能和郑钊多接触几次。这看起来也很中正,与他相处,不使
厌烦。更要紧的是,他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个念
——
民心。因为有民心,临西君才能在李地如鱼得水吧。可这世道百姓们想要知道什么事,要么靠官府布告,要么靠耳相传。那许许多多如郑钊一样的说书
加在一起,影响力可以说是很大的了。且书行又能互通消息……这些
,岂不就是“媒体”了么?
要是能得书行相助——
他想到此处,怔了一怔。我……是不是打心眼儿里,就从没想过要真的“安分”下来呢?
他又在心里苦笑一下,暗道我如今这身份,也不可能吧。只希望这快活子能再多过几天才好。
这时伙计送了酒上来,他便提起满上,又吃了几菜,道:“郑先生,我先给你把第一回说完吧。”
从正午说到后半晌,用两个时辰讲了二十回。他既然不是说书给听,许多事
就简便些了。郑钊取出纸笔,一边听一边记。李伯辰注意到他记录时用的是一种怪的文字,瞧着弯弯曲曲,但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