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提示:本站会被大陆网络屏蔽、封禁、禁止访问! 本站域名並非永久域名!
当前网址:m.ltxsw.top 如果遇到无法打开网址。
请发送任意内容到邮件Ltxsba@gmail.com取得最新地址.
截屏拍照记录当前页面,以免丟失网址和邮箱.
↓↓↓↓↓↓↓↓↓↓↓↓↓↓↓↓
点我自动发送邮件
↑↑↑↑↑↑↑↑↑↑↑↑↑↑↑↑

第一百三十章 知行合一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的设想,仿照唐时长安模样,分工明确的坊里正在规划,负责这一项事务的陈寿已经忙得焦烂额。

陈寿怎么也没想到,这长安城扩建和改建任务会落到自已上,但赵广却理由充足的对他说:“承祚,你可知道知行合一的道理,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这没有实践的经验作为基础,你书写的再好,也是水上浮木、空中楼阁,徒被指责笑话。”

知行合一。

赵广的这一句话来自于明代著名的心学家的王阳明,在三国这个时代说出来,是心学流的髓,杀伤力非同小可,陈寿自诩读书方面少有遗漏,但知行合一却从未听说过。

“君侯,这是春秋诸子,还是战国百家的学说,我怎么没有看到过?出自哪一家的言论?”陈寿急切的追问道。

“哈哈,承祚要想知晓,先把这长安城建好再说。”赵广见陈寿上勾,心中不由得大好高兴。

忽悠一个史学家实事,做实绩。着实不容易,但瞧着陈寿最近越来越往书呆子方向发展,赵广觉得有必要好好的纠正这一倾向。

三国的历史,自然有去记录。

至于陈寿,还是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取跟上关中根据地的发展步伐。

陈寿被赵广推着往前赶,和他一样痛苦的,还有魏容、寇林、马承等一帮从队率、都伯、军侯升级上来的将校们。

实战经验他们一个个比谁都丰富。

但理论却是一摸黑。

具体这仗为什么这么打,没几个能讲明白,许多时候,他们还不如参军李球说的清楚,讲的明白。

这一次,这几位老资格的将校被赵广悉数一网打尽,全部抓捕进了陆军学院,成为大汉长安陆军学院的第一批学员。

学院的开场白,是赵广厚着脸皮宣读的致词!

这类的欢迎词,后世网络上抄抄就是一大堆,只要改几个字就行,赵广有系统面板的加成,记忆力方面提高了不少,一篇洋洋洒洒的范文宣读下来,半个时辰还没有结束,让聆听的魏容、寇林等一个个不自禁的昏昏欲睡起来。

军事学院开课的第一讲,是大将军姜维主讲。

姜维的高超军事指挥能力有目共睹,尤其是局部战场的战术方面,可以说炉火纯青,他第一课讲的案例:沓中剑阁回援阻击战。

这是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著名战役。

蜀汉军队面临的困难,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而姜维的指挥才能,也在这一次战役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幸好,诸葛诠并不喜好军事,没有在陆军学院的学员中,要不然的话,听到自己老父亲被戏弄的团团转,只怕脸上要挂不住。

在加强将校军事能力培养的同时,赵广开始在关中的县、亭、里三级组建民兵组织,县设都伯一名,领五十,亭设队率一名,领二十,里设伍卒一名,领五

赵广这一举措的目的,就是建立军队的预备役队伍,为下一步的根据地扩张和应对可能的敌作好准备。

民兵的出现,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逐步的瓦解掉原有的坞堡兵的力量。

坞堡这种特殊的自卫型民间组织,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北方盛行一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在躲无可躲的况下,只能依附大族和豪族为私、田

后来在北魏时发展为宗主都督制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朝廷承认宗主的既有利益为合法,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

宗主督护制对维护基层治安、保护辖地内民众安全有一定作用,例如在魏吴锋激烈的江淮一带,雷绪、陈兰等宗族豪帅势力曾经盛极一时,成为左右战局的重要棋子。

一些实力强大的坞堡,可以调动的力量足有数千之多,一般的小型流民武装根本不敢和大型坞堡相抗衡。

具体的况,不耐看史书文言文的,可以在起点看《汉鼎余烟》这本书,写的很是详细,研究的也很透彻。

当然,坞堡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好之处就是尾大不掉,当坞堡大族的利益诉求和朝廷不一致时,双方就会发矛盾和冲突,就眼下来说,赵广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能够坚决贯彻他意图的关中,而不是四分五裂、各怀心思的关中。

拉拢苏氏、韦氏坞堡是第一步,清剿顽固不听号令的地方坞堡是第二步,组织民兵武装是第三步,三步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涯无痕
谍涯无痕
林创作为民国政府的一名警察,加入地下党,代号“紫薇”。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抓捕日谍、铲除汉奸、窃取机密、输送物资,在情报战线立功无数,却令敌人难寻踪迹。
滴水世界
帝师是个坑
帝师是个坑
菲硕莫薯
大秦小地主
大秦小地主
大鹏展翅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
天子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再战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