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郑家能做得好,他为什么不配合?
脸面和里面,哪个更重要,他是一清二楚!
郑森心中其实很惊讶王德化前后态度的转变,他当然知道是他爹的能耐。于是,他又对王德化说道:“海运如此之多的货物,为防安全,我想调福建海防水师的两艘战船护送,不知道厂公意下如何?”
这个是他爹
代的,以后要洗白,那么做事就要规矩一些。虽然他其实早就传令回去,调两艘战船北上了,但是,这个流程也还是要走一下的。
王德化一听,自然是没有意见,反正又不花他任何心思和
力。
他都同意了,户部和都察院那边自然也没有问题。
于是,等他们到了海门那边时,就已经看到两艘福建水师的战船已经等在那里了,是郑森的四叔郑鸿逵为首。
就这么的,十二艘船,就这么浩浩
地往北出发。
在郑芝龙介
之后,江南采购便变得异常顺利起来。
之前的时候,之所以采购困难,是因为东厂
坏了规矩,遭遇了江南这边所有
的抵制。
但是,郑芝龙的介
,就打
了这种抵制,让那些做海贸的出
,先行和采购衙门这边
易了起来。
价钱公道不说,还现银
付!
这个查抄得来的钱,已经被花出去了,谁还能再拿回来。
这么多的银子,就被别
赚,自己看着,不去赚,亏不亏?
有了带
之
,原本就是没有组织的抵制,自然也就溃不成军,纷纷想着趁这个机会去赚那些好赚的钱!
没有
会和钱过不去!
至于东厂坏规矩,自己又不会像那些大盐商一样炫富,就算再有这种抄家的,应该也不会先
到自己!
基于如此想法,海门的采购衙门这边,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躲在暗处的郑芝龙见了,便没有再在扬州府待下去,回他自己的地盘去了。
临走之前,他还特意安排了一些
去了京师常驻,随时传回京师那边的第一手消息。
除此之外,他自然也有对自己儿子有
代,无非是按眼前这个节奏走,其他事
都不要管,也不要飘,就做好眼前事,做好皇帝
代的事
。
闽粤两省的海商那边,他回去之后也会跟进。再之后,还会有南洋那边的船运物资回来。
总之,其他事
都不需要
心,他这个当爹的会安排好的。
对此,郑森自然是一
答应的。
富二代的好处,在这事上就体现出了优势。
最后,郑芝龙还对郑森说道:“江南这边的事
,前前后后,包括你一开始遇到的
况,以及我的
况,你都详细地写下来,用那个皇帝赐给你的密奏之权,向皇帝禀告,知道么?”
一听这话,郑森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当即有点担心地说道:“爹,你是福建副总兵,跑来扬州的事
被皇上知道……”
他本来想说,怕不大好,结果立刻又想起,他爹都跑去和东厂提督聊过了,皇帝那边,肯定会知道。
于是,他就连忙改
说道:“东厂那边,肯定会禀告皇上,孩儿就没这个必要了吧?”
一听这话,郑芝龙就想打儿子了,不过想想,儿子毕竟还小,以前也没怎么管他,没有教他这方面的事
,于是,他就耐心地说道:“皇帝肯定是会知道的,但是,这个事
,是你禀告还是东厂禀告,是有很大的区别,你知道么?不管东厂禀告不禀告,总之,你一定要禀告。”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就又换了种说法道:“总之,你有任何想法、做法等等,全都不要瞒皇帝,知道么?”
郑森听得愣了一会,不过他也不是傻子,稍微思考了一会之后,便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就连忙点
答应道:“爹放心,孩儿明白该怎么做了!”
郑芝龙见了,还是有点不放心,想了下,就又对他说道:“等我回去,就让你娘过来,看看自己的儿子,有长进,有出息了!”
郑森一听,非常地高兴。他如今的成就,最想让
知道的,就是他娘!
不过他不知道,其实郑芝龙还是不放心,就怕他这个年纪,呼风唤雨多了会飘,这是年轻
的通病,就准备让他娘来看着他。因为他这个儿子,最听他娘的话。
千叮万嘱之下,郑芝龙终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