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遥远路途,让远处的消息无法短时间内传抵长安。
对于上官婉儿而言,这是一招险棋,她无法确定自己何时面圣,但相比于母亲和家
的安危,她只能让自己承受这般风险。
给母亲的密信中,她将一切安排妥当。
其实这妥当之下,对她自身而言,藏了不知多少凶险。
又一步迈出。
上官婉儿在倒数第二重台阶站稳。
她所不能见的是,上官府家眷在夜色中被大队
马护持,冲
了漫漫黄沙之中。
上官婉儿踏过最后一重台阶。
长安之外某处城池,一处装饰典雅的庄园中,身周华服的李大
瞠目怒视,一脚将面前单膝跪拜的几名兵卫踹翻,
大骂‘废物’、‘废物’。
大殿门槛前。
上官婉儿平视前方,嘴角笑容渐渐收敛,双手端在身前,目光只剩宁静,迈步踏
金殿。
台阶之下,正要转身赶去殿门听宣的武大
,目光被一名匆匆跑来的宫内侍卫吸引。
这侍卫急冲而来,将一只竹筒奉上。
“武大
!关外飞鸽传书!从您府上转来的!”
“哦?”
武大
一把将竹筒夺过,解开那一层层纸帖,自其中倒出一只窄窄的纸条,打开之后,眯眼辨认着蝇
小字。
他突然后退半步,面色苍白如纸,都忘了自己该如何呼吸。
【关外上官府发生惨案,末将带
赶到时其内已无活
,总共有一百二十余名护院装扮之
惨死其中,尸首被堆积在前院,经判应为昨
遭难,众死者应为关中某地兵卫。上官府家眷没有半点踪迹,府内财物也被搬空,或为
匪所为。】
匪?
匪……昨
?
武大
豁然转身看向金殿,上官婉儿已没了踪影。
“来
!快来
!护驾!”
金殿内!
上官婉儿一袭白裙,静静跪坐在矮桌后,面前摆着笔、墨、纸、砚。
高坐珠帘之后,那名主宰长安的
帝斜坐在宝座上,下方之却看不清她的面容,也不敢直视其面容。
上官婉儿吸了
气,端稳笔杆,注视着面前纸张,身周自有少许气息环绕。
殿外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上官婉儿微微皱眉,又放下笔杆,闭目凝神。
一名名面无表
的机关兵卫冲
殿门,夹在其中的武大
前冲两步,已是跪伏在地上,双手拱在身前,高声呼喊:
“陛下!臣有罪!还请陛下准许将上官婉儿拿下!她极有可能是来行刺的刺客!”
那宝座上传来有些不耐的嗓音:“你在搞什么花样?”
“陛下!”
武大
双眼瞪圆,带着哭腔喊道:
“臣!一时失察!上官婉儿为上官仪之孙!她处心积虑,以笔法闻名于长安,臣见其字而欣喜,引她
长安呈现于陛下面前!
“这一切都为此
之计算!其后怕是另有主谋!
“臣肝脑涂地!万死莫辞!却不可让其伤到陛下半分啊!”
宝座上的
帝并未开
。
但上官婉儿感受到了那双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仿佛已将自己完全看透,没有半点秘密可言。
而那目光,又带着少许玩味。
“陛下。”
上官婉儿平静的开
,低
、朗声:“武大
应是有所误会,民
并非是为行刺而来。”
武大
双眼一瞪。
此刻已有大队机关护卫自两侧殿门冲来,将上官婉儿团团围住。
宝座上的
帝再次开
:“你还有何话要说?”
“启奏陛下。”
上官婉儿不紧不慢地说着:
“民
本居于云中之地,为前朝流放罪臣家眷。
民
欲抵陛下驾前,困难重重,但又有不得不前来觐见陛下言说之事,故不得已借势而行。”
“如何借势?”
“有
欲借我之手行刺陛下,为我铺平抵达长安之路。
“散我笔帖、引武大
上钩、呈现笔帖于陛下面前,武大
邀功心切,请我前来长安城。
“民
假意配合,
长安城、抵太极宫,此刻跪在陛下面前。
“如此借势。”
上官婉儿话语颇为平静,平静到毫无波澜,仿佛不知身周处境。
武大
偷偷抬
看了眼高台,心念急转,见陛下迟迟不开
,立刻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扯着嗓子呵斥:
“是谁这般大逆不道!谁敢行刺英明神武的陛下!”
“大
应该能猜出是谁,何必问我?”
上官婉儿淡定地反驳了句,抬手摘下
上翠绿发钗,放在面前空白的布帛上。
她轻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