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废土:仙帝的避难所
- 苏牧刚觉醒前世身为仙帝的记忆,便跟着全地球人一起被拉入了一个末日游戏当中。饥饿、极寒、干旱、酷暑、暴雨、陨石等等无数的自然灾害,以及红月下肆虐的怪物,无不挑战着人类的生存极限!但很快,苏牧便发现,这个世界是有灵气存在的,他掌握的无数秘法仙术竟然都能使用!本书又名《仙帝的废土度假村》《确定该避难的是我?》《整个废土都是我的避难所》
- 晓烦躁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近年来,远东大主教菲利普·华伦斯坦频繁委派鲁道夫·寇拉斯将军率部东征西讨,消灭盘踞远东各地的邪恶势力,似乎是想通过连年不断的征伐消耗掉这支异端兵团的战斗力,从而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然而事实证明,菲利普大主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寇拉斯兵团的战斗力远比他预想中更为强悍,组织架构、后勤补给、武器装备、财务管理乃至外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先是扫清远东大地上的兽
流寇,接着又北上基特兰德高原,剿灭崇拜“恶龙之母”提亚玛特的匪帮“龙之眼”,每一场胜利都为寇拉斯父子赢得更高的声誉以及更多民众的
戴,兵团来到哪里,当地居民便受到随军牧师的感召纷纷改信,投
辛德拉教会的怀抱,连年征战下来,声势愈发壮大。
时至今,寇拉斯父子已然成为远东
心目中无可取代的民族英雄。
经过数年的经营,当时间来到1620年七月,寇拉斯父子事实上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的号军阀。
菲利普大主教还在为养虎为患而后悔,帝国内阁又来添
,通过了一项向远东地区加税的议案。
加税法案一经出台好比火上浇油,远东地区立刻以行省首都“赎罪堡”为核心,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税运动。
借着民众抵制苛捐杂税的呼声,在寇拉斯父子的暗中唆使下,远东当地的政客、军官、文和商
等等有
有脸的
物乘机登上舞台中央,领导民众走上街
游行抗议,期间频繁与赎罪堡的治安部队发生
力冲突。
行省当局的血腥镇压,更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反抗绪,要求脱离亚珊帝国独立建国的呼声愈演愈烈,呈现出野火燎原不可收拾的势态。
《莱顿邮报》版
条刊登的文章详尽描述了远东行省的抗税运动和独立风
,报社总编米兰达
士还亲自撰写了一篇社评。
从这篇社评的立场来看,乔安发觉米兰达及其领导下的报社对远东的抗争不吝给予热烈褒扬,反而对帝国当局态度冷淡,不乏挖苦讽刺的文字。
这乍看起来有点奇怪。
亚尔夫海姆,毕竟是亚珊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维护自己的母国政府,反而大有与远东叛者同仇敌忾的意思,这算什么心态?
吃里扒外?
乔安仔细想了想,心的困惑渐渐解开。
从客观环境来讲,远东行省虽然地处旧大陆,属于帝国本土版图的一部分,但是无论帝国当政者还是内陆居民,都从来没把远东行省的居民当成平等的同胞看待,视远东行省为“穷山恶水”,视当地居民为低一等的异端刁民。
当政者长期抱持这样的心态,远东又怎能不与帝国当局离心离德?
既然不被当成平等的国民看待,他们理所当然的走向分裂。
亚尔夫海姆作为亚珊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其地缘困境与远东行省有相似之处。
事实上,亚尔夫海姆并不特殊,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殖民地能够永远心向母国。
地理上的万里重洋,必然会隔断感上的纽带,最初几代殖民者或许还会怀恋母国,忠于母国政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子孙在殖民地上出生长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终其一生都不曾踏上母国的土地,自然会对重洋之外那个虚幻的母国产生隔膜,
感
益冷淡,最终形成普遍的独立意识。
亚尔夫海姆的民众,就处于这样一种与母国益感
淡薄、若即若离的状态。
大多数当地说起亚珊帝国,与谈到海蓝、斐真、迦南时的心态没啥区别,都是“外国”。
《莱顿邮报》社自创建以来就以政治立场偏左著称,对母国政府的批评尤为激烈——或许这就是该报能够卖出上万份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乔安隐约猜到莱顿邮报社与“自由之子协会”之间存在不可言说的关联。
这么大一家报社,上百名雇员,每个月的开销都很大,再加上时不时的挑战政府容忍底线,能够生存至今并且益状大必然离不开权力与财力的支持。
没知道莱顿邮报社的董事会构成,但是乔安确信“自由之子协会”为报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助,这其中既包括金钱,也包括更重要的
报网络。
拿谁的钱就得替谁说话,报社也不能免俗。
“自由之子协会”靠偷税走私发家,说白了就是一个由无数大大小小的走私商共同组成的“犯罪辛迪加”,他们当然无比痛恨政府征税。
看到远东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税运动,哪还用考虑孰是孰非?
当然无条件的支持抗税一方,严词抨击收缴苛捐杂税的帝国政——这一立场在米兰达
士的社评中也有所体现。
从外公那一代算起,乔安已经是出生在殖民地的第三代移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