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倾听他的一席话,或得到他的一两个题字,聆听他老
家的谆谆教诲,我每
里常幻想听他上课,或念一篇文章……”
兰芷早就不耐烦了,根本就没在听,看也不看随
应付:“不知道。”
“唉,你说说,谁这么幸运,可以做他的学生。”
“不认识。”
“你说,如果可以,做了方先生学生,那将会是
生多么快乐的事
。”
“听你这么说,你家好像很有钱的样子。”
“没有啦,是方先生名气大而已啦。”
姝宁赶紧岔开话题。
这
,虽已傍晚时分,因为是夏季,太阳落得慢,天还大亮着。
姝宁与兰芷早已离去。
郑垣与贺之华又前后脚匆匆赶来藏书阁。
二
来在抄书的房间,一个整理,一个提笔写字。
贺之华脸上似乎有些生气,手下却一刻不停,冲着郑垣努嘴:“不要命了吗?你是白天没忙够,还是嫌自己累不死,竟然还敢来这里帮忙抄书?”
郑垣斜他一眼,嘴角一钩:“那你呢?你又为什么来?竟是嫌自己力气多的用不完?”
“抄书大业,利国利民,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贺之华说完哈哈笑着。
郑垣叹了
气,道:“我也就偶尔是抽空来写一会,又不是每天都来,没有你说的那样不要命。再说了,方老师在的时候,常夸我的字还可以。”
“你什么意思?难不成我的字很差吗?”
“我没那个意思。我是说方老师与我有恩,这种事我不能拒绝。即使无
开这个
,我也会主动来的。唉,那你怎么也跟来了?”
“我为什么不能来?说的好像就你一个
是方先生的学生,我不是么?”
郑垣听他语气如此高傲,故意将一摞厚厚的纸稿挪到他面前,说道:“是是是,补救珍贵典籍,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贺之华挪来更厚的一摞,说道:“郑大
,看来你要造福的子孙比我多呀!”
“你少些废话,趁着还能看见就多抄一点,省的等一会太阳下山瞧不见了,咱们这里又不许点灯的。”
二
写着写着,突然都停下了,面面相觑,安静片刻后,郑垣擦擦汗,先开
道:“方老师故去,大家都很心痛,方大
回乡守孝三年,不得见面。咱们这些做学生的,也只有多在这里帮帮忙了,略尽微薄之意,权当报恩了。”
贺之华心软,不能提起此事,揉揉眼睛,赶紧拿起一张纸,细细品起来:“这是谁的字,乍一看清丽有余,细一看力道不足,我不喜欢这种字。”
郑垣接过一看,心中一惊,他太熟识这字迹了,这不正是每晚拿来阅读的姝宁的亲笔吗!看这笔画依然温柔婉转,犹如她的模样。
此刻,能在这里看见,真是意外之喜。
郑垣神秘一笑,道一声:“非也,这字乍一看柔美秀丽,细一看韧中有劲,我很喜欢。”
“你喜欢?这
怕是根基不稳吧,尽有错字。”
郑垣不解。
贺之华一一指给他看,只见有些字或多一笔,或少一笔。
郑垣无奈摇
:“哪里是
家根基不稳,明明是在避讳。你这
糊涂了,什么时候连这个也看不懂了?”
二
一直抄到掌灯时分才肯离去。
盛夏每至午时后,特别容易犯困,于是,姝宁和兰芷商量彼此
替的打个盹。
哎,等熬到立秋就好了。
兰芷趴在桌子上睡得正沉。
姝宁一手托腮倚靠窗户想着心事,不察觉随风飘进一片落叶,恰好落在她的桌前。
她随手拾起,放在鼻下一闻,有一
淡淡的木叶清香。比起这几
的发霉的书好闻极了。于是就临时起意拿落叶做了书签,夹在纸稿中,别具一番惬意。
于是每
里,郑垣总能在姝宁的纸稿中取出绿叶,书籍发霉,更显得这叶子清香怡
。
如此
复一
,郑垣的叶子越攒越多,一片一片,特意收在一个匣子里。
看着这些叶子慢慢的由绿变黄,不禁又想起那个秋天,她送他满院的落叶……
耳边回想起往
的对话。
“树归你,树叶自然也是你的。”
“那这树叶落在你那一半的地上,算谁的?”
“还算你的。你想啊,如果小偷偷了你的钱放进他的
袋,难不成就是他的了。”
“有道理。那如果这钱是别
主动送给你,放进你
袋的,算谁的。”
“当然算我的。”
”哦,好,树叶送你了。”
“我不要,你拿走,我不要,我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