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真的有一支大食国使团进京,而且他们真的进了皇宫,也真的见过嘉福公主。
郑垣想着,如果现在推脱这位业先生,只怕是不打自招。于是努力咧嘴笑着,嘴上说“好啊好啊”,心里却开始打鼓:百密总有一疏。千算万算,谁又会料到,西夏这边会冒出一个大食国的“一赐乐业”教徒——业先生。
眼下,这可如何是好?
郑垣反复盘算着自己的计划。他此刻只担心身在宋营的卢姝宁,因为她尚且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
。
原来,昨天夜里,郑垣来找姝宁并在她耳边轻语之事,正是假冒公主之事。
姝宁受到惊吓,万万不肯答应,说这是大逆不道的罪。
郑垣心中感叹,时隔多年,你还是如此的死脑筋,嘴上说着这都是权宜之计,目的正是为了救公主。并且发下重誓,保证她的生命安全。姝宁这才肯答应。又听他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并且一一解释每一步计划的细节与关键。
按照郑垣计划行事,真公主就成了使者,西夏必须归还;卢姝宁就成了真公主,随机应变,蒙混过关。
李清则带着业先生和两名侍卫,跟着郑垣走向大宋的营地。
行走间,郑垣与业先生随意攀谈聊天,问了他几个关于官家的问题,这个业先生都回答对了,看来,这个“一赐乐业”教徒是真的无疑了。
郑垣的最后一丝希望也
灭了。
李清则仿佛看穿他的心思,神秘一笑,好像在说:怎么样?我这个是真的吧!至于你那个是真是假,咱们就走着瞧吧。
郑垣此刻更加担心姝宁了,不自觉的摸了摸袖中的暗器,死死盯了业先生一眼,用眼神告诉旁
准备随时对这个
动手。
然而,事已至此,郑垣心中突然没了十成把握,万一双方真动起手来,对面的西夏也不是善茬,更何况,真公主此刻还在他们手里。
宋军裂开一个小
,他们几
进去后,又迅速合上。
眼前,一众士兵持戈持戟,雁翅排开,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正当中端坐着一位面带白纱的妙龄
子,不容置疑,这就是“嘉福公主”了。
姝宁今
穿着打扮并不华丽。这里自然没有公主的朝服朝冠,不过是一身简单整洁的
装,挽着公主平
里最喜
的发髻,随意点缀两三样饰品。虽然浑身上下普通简单,却有一只发簪光彩夺目,一看就不是俗物,那可是郑垣的珍藏。
虽然与真公主比起来穷酸了些,但,这已是郑垣在方圆百里内,能借到的最好的衣服和首饰了。
没有胭脂水
,一切只能靠姝宁自己的气质压场了。她整
和公主在一起,要学她目空一切、高贵纯良的眼神还是信手拈来的。
郑垣故意在较远处就停了下来。
李清则等
对着带面纱的“公主”一顿细瞧。又抱怨站的太远,看不清公主面容。
郑垣小声斥责道:“这就是我们大宋的规矩,公主允许了,你才能站近些,公主尚未发话,你就在这里等着。”
说完,一面作揖拜见,引荐李清则和业先生,一面努力变化着语气,试图告诉她计划有变,见机行事。
姝宁接到信号,也发觉多了一位大胡子业先生,所以提高了警惕,因有郑垣在这里,到也不担心什么。
李清则满眼狐疑,看着穿着寒酸的“公主”迟迟不肯行礼。
“放肆,为何见了公主还不行礼?”郑垣怒道。
李清则问道:“慢着,请问大宋公主为何不着朝服朝冠?”
郑垣早就预料到这个问题,刚要开
解释,那位业先生扯扯李清则,示意让他来说。
只听他娓娓道来:“就是这样的,我原先和你一样,也一直以为皇亲贵族每
里活的和那画中一样,如民间传闻,整
里穿金戴银,其实不然,他们也同我们一样,怎么轻便怎么来,只有在重大仪式上才会着朝服朝冠。”
业先生肯帮忙解释,属实让郑垣意外,不愧是进过宫的
,说的倒是句句实
。
“那今
为何没有?”李清则问道。
“想来,今
不是什么重大仪式喽!”郑垣抿嘴偷笑。
刚才在长桌谈判时,他就领教了郑垣耍嘴皮子的厉害,此刻,到也不再争辩,免得吃更多亏。
西夏一行
这才行礼参见了公主。
双方见过礼数后,彼此客气几句,寒暄家常。
姝宁按照约定好的,先是问过西夏皇帝,又问过西夏百姓,最后才问道:“李大
,为什么留着我的小婢
不肯还给我?”
李清则回答:“不是不肯还,实在是她有太多疑点。等我们好好审问,
代清楚她为何去当使者,反而又带走公主殿下的印玺,就可以归还了。”
姝宁笑道:“她原本是我朝露殿的婢
,专职负责保管我的印玺,临时被指派了去做使者,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