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马,来到常平城下,要求与虞山青见上一面。
两军
战,不斩来使,这是一项不成文的规定。
而虞山青也很好奇,徐四海这个时候派遣使者过来,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于是,他便命令士兵打开城门,设宴款待李申。
得知李申身份的时候,虞山青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他是徐四海的心腹,同时也是他的军师。
要是将他杀掉,对徐四海的损失,最起码相当于一万的士兵。
有那么一瞬间,虞山青眼中闪过几分杀意。
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忍住了。
他问李申,徐四海派他过来,想要
嘛。
李申回答说,徐四海是派他来的劝降的。
虞山青闻言,当即勃然大怒,用力拍着桌子说,要他投降,门都没有,徐四海这是在痴心妄想。
李申让他不要激动,说他也觉得徐四海这是在异想天开。
并且告诉他,他认为徐四海手底下虽然聚集了不少
马,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他不想跟着他一起走上穷途末路,想要另寻良主,求一个锦绣前程。
李申的话,让虞山青大吃一惊。
他没有立即相信李申,而是冷笑着对他说,他和徐四海,
同手足,他知道他是一个有
有义的
,不会背叛徐四海的。
虞山青怀疑李申另有所图,让他不要白费心机,他是不会相信他的。
虞山青的态度,在李申的预料之中。
面对他的质疑,李申不慌不忙,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他说,他原以为跟着徐四海会就此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然而,他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徐四海却一直都没有信任他,反而听信小
的谗言,一直暗中防备着他。
他不仅削了他的兵权,扶持另外一名大将与他分庭抗礼,还不顾两
曾经的手足之
,在他攻城的时候,在背后下黑手。
李申表示,他对徐四海失望透顶。
而这一次,派他过来担任使者,更是把他往死路上
。
因为只要虞山青心够狠,他这么做就是在送死。
李申说他已经彻底绝望,不想再为徐四海效力,如果虞山青愿意向朝廷上奏,封他当一城的守将,他便帮他除掉徐四海。
听到他这么说,虞山青这才半信半疑,问他要怎么帮他。
李申说,他可以先烧掉粮
。
一旦军中没粮,
心势必涣散。
到时候,他再刺杀徐四海。
军中无主,诸将谁也不服谁,一场内斗在所难免。
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旦他们打起来,虞山青便可派出
马,逐个击
。
李申的这个计谋,可谓是相当歹毒。
虞山青没有想到,为了自己的前程,他竟然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对于李申的为
,虞山青非常厌恶。
但如果李申真的愿意这么做,这对他来说,可是一次立功的好机会。
虞山青不想就这么放过,便私下做主,答应了李申的请求。
两
约定好,三天之后动手。
虞山青亲自将李申送到城门
,态度非常热
。
李申走后,他的部下有些不放心,劝他小心提防李申这个
。
虞山青冷笑着说,他从一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始,就没有相信过李申。
事成之后,就是李申丧命之时。
对于虞山青的想法,李申并不知道。
两
各怀心事,回到各自的营地。
看到李申安然无恙回来,徐四海松了
气,问他事
办得怎么样了。
李申伸出五根手指,说事
已经完成了五成,接下来就要看这出戏演得
不
真了。
徐四海非常高兴,立马召来诸将,将他和李申的秘密计划,告诉众
,并且让李申担任此次行动的总指挥。
李申先让
秘密转移粮
,派一名可靠的将领守着。
随后派出第二波
,到附近的林子里面砍伐林木。
所有这些事
,都在夜里进行,并且严格要求他们,不许点燃火把,以免被虞山青发现。
很快,到了约定的
子,李申点燃砍来的木柴,放了一把大火,士兵们假装震惊惶恐的样子,在营地里大喊大叫,拼命救火。
大火扑灭之后,徐四海便按照计划装死,士兵们全都在
上带上白布,就连军旗也换了。
营地里,远远传出一群男
的哀嚎,一个个仿佛死了亲爹亲娘一般,哭得声嘶力竭。
到了傍晚的时候,李申让士兵们毁掉营帐,“自相残杀”起来,打了一阵之后,命令诸将带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