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西北,而是山东,再往北是河北,地势较为平坦。
地势较为崎岖的地方,比如大西北,宋军对付西夏的时候,弓弩就是主力,列阵的时候大部分士兵都是弓弩手,那个地势就适合弓弩手居高临下大发挥。
但是山东河北这一块地势较为平坦,黄河改道之后更是一马平川,特别适合骑兵行动。
这种地势上对付骑兵的时候,步兵列阵就需要更多的长枪手和盾兵,面对骑兵冲击的时候阵势更稳,不容易被冲垮,弓弩手则退居次要。
所以之前赵开山担忧弓弩手数量不足的时候,苏咏霖就如此宽慰他。
赵开山认真思考之后认同了苏咏霖的看法,决定顺其自然,等攻克三州获取金军武库之后,自然能得到大量弓弩,那时再说也不迟。
上午的训练量很大,消耗也很厉害,
到中午,大家都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午餐时,苏咏霖让他们排队到
练场旁边不远处的小河边洗手,抹一把脸,再去吃饭。
中午给的饭是
饭,
饭和腌菜,还有一些看起来就清汤寡水的汤——有就不错了,至少有饭有菜有汤。
对于苏家老
们来说,这样的伙食不算什么,他们当私盐贩子的时候吃的可比这些好多了,苏咏霖拿他们当
看的。
但是对于刚刚投靠的农民兵们来说,这样的伙食那是针不戳,更重要的是,一天给三顿啊。
实实在在的三顿饭,顿顿都能吃饱啊。
早知道当兵是这个待遇,早就盼着主家造反了不是?
午饭过后,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
军规是必须要回到宿舍里睡午觉,养足
神以备下午的训练,这个很容易接受,本就累得慌,睡个午觉更是求之不得。
午觉睡起来,伸个懒腰,神清气爽。
但是迎接农民兵们的不是他们想象之中更加辛苦的训练,而是全体集合在大
场上,以一个班为单位坐成一团,班长教他们认字。
一个班一般不是只有一个识字的,往往有六七个,打手出身的和制盐工
出身的士兵都认字。
所以有限的三四个农民兵一看——欸?怎么都认字?就咱们几个不认字?
南边宋国的文化
那么多吗?
农民兵们十分郁闷。
所以一个班里,往往六七个
一起协作,两三个
教一个,带着这帮老实
的农民兵一个字一个字的认。
这群苏家老
们都还记得当初苏咏霖是怎么手把手教他们认字、帮他们摆脱愚昧的。
他们也记得苏咏霖的话。
“只有认了字,有了文化,才算是个真正的
,上等
不把咱们当
,当然不会教咱们识字,但是不要紧,咱们自己教自己,总要把咱们都教会了,都认了字,有了文化,都做堂堂正正的
。”
苏家老
们告诉农民兵们这句话,农民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惊讶和不解。
但是不要紧,认字是强制
的,想不认都不可以,认得多了给赏,偷懒耍滑不认字的还要
给军法处去惩罚。
这个规定公布下来,畏惧惩处的农民兵们立刻瞪大了眼睛看着写在白纸上的黑字,笨拙地跟着苏家老
们一遍又一遍的念着这个字的读音。
一个时辰过去,认字课结束,下面又是新一
的队列训练。
苏咏霖把队列训练当做首要工作来抓,不单单是听令的士兵,敲鼓吹号挥舞旗子的士兵也要了解这一切,方便在战场上传递准确的命令给一线指挥官。
总之就是各种练。
士兵们一排一排的前进后退前进后退,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号声鼓声响成一片,传令兵们也累得够呛,整个练兵大营里热闹非凡。
好容易熬到了晚饭时间,别说农民兵们,苏家老
们也饿的前胸贴后背,抱着粥碗狼吞虎咽,吸溜吸溜的声音此起彼伏。
当然,粮食管饱,说一天三顿就一天三顿,绝对不坑
。
晚餐和饭后休息时间有一个时辰,吃过饭后,士兵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消食,走走晃晃,互相之间讨论着今天的奇妙经历。
自由活动时间结束之后,就是这一天最后的活动了。
说是增进战友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大家的感
和信任度,但是农民兵们自我介绍之后,却是听着自家班长和那些苏家老
们讲述的他们贩私盐的时候的那些故事,
了迷。
他们第一次知道他们的这些上司和战友们都是贩私盐出身,在南宋贩私盐、制作私盐,冒着生命危险赚钱,
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张刺激。
在紧张刺激的生活之中,他们增长了很多见识,见到了很多
间惨剧。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
间惨剧一个一个的说给农民兵们去听。
就和当初苏咏霖把这一个又一个凄惨绝伦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的时候一样。
这样的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