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有那些百姓,就跟着我一同回军营里去吧。军营里有各地来的官军,数也能有个五六千的,不管来了多少贼兵,都是能抵挡个一时半刻的,不知老
家愿不愿意去?”
那老立即答应:“愿去!愿去!我们大家都愿去!”
萧文明离开军营没多久,便遇到了这群百姓,因此护送他们返回军营的路也长不到哪里去,只一盏茶的功夫,就护送几百个百姓回到了军营之中。
这时军营里其他屯田所的军队,总算基本恢复了秩序,已经按照各自的归属站好了队列。
他们的阵容和架势和萧文明自然是没法相提并论的,但在夜色之中,好歹看着也像是官军的样子,能让放心了。
他们见萧文明的队伍去而复返,立即就有几个带的候补千户、百户赶紧围了上来,来询问外面的
况。
萧文明去了没多久,报也没掌握太多,只能把自己了解的不多
况如实告诉他们:“贼
没有看到,但是受惊的百姓却很多。只有先将他们领到军营里安顿下来。”
然而想要安顿这么多百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百姓的数实在太多,并且毫无组织,这里一家、那里一户,想要每一户
家都出兵营救,根本就来不及。说不定还没将这些百姓送来军营,派出去的屯田所的兵丁自己就得活活累死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次是眼下况不明。这里附近有没有
军?有多少
军?从何处来的
军?这些信息一概不知。更不能排除有贼
混在百姓当中偷袭军营的可能
。
面对这样的况,要是换了别
,十有八九是会放弃收容百姓的计划的。
可萧文明就不一样,一则它有一份体恤百姓的善心,二来他身边还有温伯明这位足智多谋之士,可以替他出谋划策。
当然了,萧文明自己本身也不是笨,本来就有分辨事理、分明利害的能力。
温伯明给萧文明出了个好主意,与其亲自出兵将附近的百姓接过来,不如让他们自动聚拢过来。这样,既减少了风险,又提升了效率,反而事半功倍。
而吸引百姓聚拢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在军营外放起一把大火,那在黑夜中便会十分显眼,慌的百姓见了火光,便会不由自主地聚拢过来,自然也就得到了安全。
毕竟趋向光明、趋向温暖,这是篆刻在
类基因里的本能。
同时,对于聚拢过来逃命的百姓,也不能不加分辨地一概引军营,否则万一里
藏了几个别有用心的,那岂不就成了引狼
室了吗?
因此要先让聚拢在此处的百姓先接受甄别,排除了嫌疑的,才能进
军营避难。
那又如何甄别他们的危险呢?这又是一篇大文章。
萧文明只能从经验出发,召集起其他几个屯田所的军官,让他们派出得力可靠的手,不厌其烦地给每一个过来逃难的百姓搜身,对于
儿童,搜查的自然可以放松一些,而对于男子,则要严格一些——凡是携带着冰刃棍
的,一律不得进
军营,而在军营外
休息,并且要收缴他们的兵器,还要派兵丁看管起来,防止他们趁
图谋不轨。
同时,萧文明也三令五申、反复强调,给老百姓搜身的时候一定要手脚净,不能乘机骚扰、抢劫百姓。
要是有手脚不净的家伙,做下了骚扰
、劫掠百姓这样的腌臜事,那萧文明可是手下不会留
的——他们自己的军官不处置,萧文明就替着他们来处置,亲自教一教他们什么是国法、什么是军规!
如此这般,按照萧文明和温伯明商量下来的结果,众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从军营里拆除木板、柴火等引火之物,在军营门堆成了一堆,又用火种将其点燃。如今已是
秋时分,天
物燥,又刮着大风,这些木料一沾着火星,便迅速燃烧起来。
须臾之间,一团大火,冒着浓浓的黑烟,在众面前熊熊燃烧起来。
这时有不少附近的百姓在黑不见的夜色中见了大火,便自觉靠拢过来,并且按照萧文明等
的指示,老老实实聚集在军营门外等候搜查甄别。
这些百姓忧心忡忡,满脸的惶恐,就想早点进军营、早点获得安全,不免有些你争我抢、前推后搡,然而秩序虽有些混
,却也还在萧文明的控制范围之内,只要他大吼一声,骚动的
员便立刻恢复了平静。
此此景,顿时让萧文明一颗悬起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