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7
上午,一直由民主派控制的海军舰队在天津外海举行演习,炮声隆隆,震动京师。眼看大势已去的光宗皇帝只好授权大资产家马军起组阁,并改组资政院,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皇帝任命,下院由各界推选产生,并由下院推选出首辅,此时应运而出了党派,随后经过的100余年的发展,产生了民主党、
国党、大国党、华夏党等为代表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党派,但内阁首辅一般会从民主党和
国党两党选出,因为代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两党得票数远远超过其余党派。
随着资产阶级的正式上台,帝国的扩张之路转向大海,帝国海军获得资金倾斜,建造更强大的军舰,帮助帝国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帝国新的内阁于1782年正式开发新大陆,内阁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期望将新大陆建成了帝国的原材料产地。
狮城作为帝国控制海外自治区最为重要的港
一直驻扎了帝国的舰队,保护着帝国在南洋南部以及与西方贸易的利益和安全。帝国一直对英国在天竺的利益羡慕不已,渐渐的已经不能满足只与东天竺公司进行贸易了,最终帝国海军在1790年与英国在天竺洋发生冲突,并派遣水兵登陆印度进行有限地骚扰作战,在与英国军队你来我往的小规模冲突后,两国最终一起与莫卧儿帝国签订条约,在孟买和加尔各答割让土地成为大明帝国的租界,给与大明帝国贸易各种方便。
至此,帝国的势力范围除了东亚以及南洋以外,终于踏进了天竺洋领域。帝国政治家在海上获得巨大利益后逐渐认识到大海才是帝国发展的方向,所以帝国海军一直获得内阁的青睐,每一次的军队预算都要倾斜向海军,这让陆军羡慕不已。尤其近几年的帝国的陆上威胁越来越少,导致陆军规模越来越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帝国控制殖民地的方法还是主要依靠强大的海军。海军自从帝国中兴以来就是帝国扩张的急先锋,先后数次击败荷兰,将其赶出了亚洲范围。然后又将英国
赶出东南亚一带,确保了帝国在这一代的地位。
近些年来帝国在东南亚的铁路一直在筹备修建中,帝国内阁一直希望将整个东南亚用铁路连接起来,这样就能更加有效、紧密的将东南亚各国控制在帝国掌控之下。而且还能将海军的预算压下来。内阁一直期望减少军费开支,
国党的保守内阁对于军事扩张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的各项政策就是收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