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铜钱,递给吴长江,“这里是二百文,是我捐的!想必那些孩子家长也快过来了,你再等等他们。”
吴长江喜笑颜开的接过那串子铜钱,然后提笔将赵石仁的名字,记在了纸上。
宋文山身上穿的单薄,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就觉得冷了,于是向吴长江招呼了一声,就带着宋青松回家去了。
宋文山走后,赵石仁悄悄地问了吴长江,宋文山捐了多少。
吴长江将那纸拿给赵石仁看,赵石仁一看宋文山捐了二两银子和一袋子白米,脸色刷的就变了,一时间有些尴尬。
可是让他尴尬的事
,还在后面呢。
陆陆续续有的学生家长来到了捐献现场,有的用二大碗舀了一碗稻谷,有的用围裙兜了一些稻谷,有些家里本就不富裕的,捐献的时候不
不愿的,臭着个脸不说,还话里话外的挤兑赵石仁,说他仗着自己是孩子的夫子,就拿着
毛当令箭,
着学生捐,不捐就是没
心,不是好孩子。
有些家长怕自家孩子在学堂里,以后抬不起
来,又怕赵石仁以后区别对待,只好硬着
皮来捐了粮。
但学生家长也有一些,四六不通,啥也不怕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上学是花了束脩的,赵石仁凭什么管他们家里捐不捐东西的事。
有一个愤愤不平的抱怨出声,就有第二个跟上,一时间,捐献现场,怨声载道的。
令赵石仁觉得燥的慌,他都没顾得上和吴长江打招呼就仓皇的离开现场,回家去了。
…
气温突变,原本计划着要做些小玩意儿拿到镇上卖的计划,也被宋文山取消了。
冬天的木匠作坊没有收
,所以他给两个徒弟结了银钱后就给他们放了假。
这几天,天气愈加寒冷,小雯子有些伤风,江氏请蒋郎中给她看过,又开了几副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
但是那药太难喝了,小雯子喝了一
之后,就吐了出来,再喂她,她根本不张嘴了。
给江氏愁的没法,宋青儿便自告奋勇的承担了给小雯子喂药的差事,将小雯子抱来了听雨轩,又让
把中药熬好,送到这边来。
待到
都退下,就让宋青荷给小雯子喂上一
灵泉水,然后再把那碗中药往雪地里一泼,用脚踢几下雪,盖住。
下午又喂了一遍灵泉水,看着小雯子
神了不少,才用棉被把她包好送回前院。
路过二进院子的时候,仍然能听见赵景尧他们锯木
吱嘎吱嘎的声音。
只是不见他们的身影,因为天气变冷,他们早把作坊挪进了偏房里面。
宋青儿笨拙的抱着小雯子,堪堪走过前院的拱形门,迎面就撞到一个
的身上。
她侧过身来,看了一眼,便楞在那里,呆住了!
是沈修远!
她看见他身后带着不少的
和物,还来不及问他什么,怀里的裹着被子的小雯子就被他伸手接了过去。
沈修远直视她,目光
邃,“青儿,我来提亲了!”
不知为什么,宋青儿此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一天早就在她意料之中,她应该很淡然自若才是。
但此时的她双颊微红,
也娇羞不已,不自在极了。
啪!
小雯子的一只小手,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被子里挣扎出来了,照着沈修远的俊脸,毫不客气的就给了沈修远一下。
“噗……”
宋青儿笑了出来,然后对沈修远说道:“看来我家小雯子不同意呢!”
沈修远单手抱着小文子,空出另一只手,来牵宋青儿,“只要你同意就行了!”
宋青儿见小文子那
乎乎的小手在外摇晃不停,怕她风寒更加严重,赶忙对沈修远说,“她有些伤风,咱们进屋去吧。”
进屋之前宋青儿回
看了一眼,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
,各式礼品将偌大的前院都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她进了门,贺良迎了过来,上前接过了沈修远手上的小雯子。
宋青儿和沈修远进到厅堂里面,又嘱咐贺辰道:“去把院子里的
,带到偏厅取暖喝茶。”
贺辰应了一声是,开门出去了后,宋文山搀着江氏也从里屋出来了。
宋文山一看见沈修远,就立马的招待他坐下,又让李淑云让碳火盆放挪到沈修远身边。
待沈修远坐定,伸手烤上了碳火,他才问道,“是才从明州回来?一路上冷了吧?乡试考的怎么样?”
沈修远见宋文山发问,连忙站起身来,恭敬有礼的答到:“才从明州回来,还不曾到家,路上还好,乡试……我乡试失利了!”
宋文山闻言先是脸色一变,然后就去看宋青儿的脸色,见她一脸淡然,好像不甚在意,心里一时不清楚她的意思。
照理说,乡试如若高中,那喜报早就该传回村里,如今沈修远先回来了,一想就是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