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死
甚至
蛋都可以。
当然了,若是条件允许,官府也会以物品以及银子配合收缴。
这就让那些小贪的官员,有了可趁之机。
毕竟每个低仿的冶炼技术水平都不一样。
民间也好,官方也罢,白银也好,铜钱也罢,里面的成分那都是极其不统一的。
有些成分更高,有些则更低,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官方就会把收缴上来的银子或者铜钱,重新熔铸一边。
在这个过程之中,损耗就出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折色火耗。
原本倒也算是正常现象。
但漏
在于,这个损耗到底是多少,完全就由那些官员说了算了。
十两银子,熔铸之后损耗三两,那三两装进自己
袋,算是司空见惯了。
有些胆子大的,给你损耗个四五成,都是常有的事
。
甚至还有些不怕死的,直接给你损耗个七八成,也时有发生。
至于淋尖踢斛,就比这折色火耗更加有趣了,也更加常见了。
并非只有明朝,每个朝代都一样,到了收成的季节,负责去地方收取粮食的官吏,都会用一种叫做斛的工具来当作计量工具。
一斛就是十斗,只是这斛是没有盖子的。
税的老百姓,只要把这斛装满,你的税就算是
了。
于是,就会出现老百姓把粮食倒进斛里,倒满之后就会停手。
这原本也是正常流程,毕竟已经满了。
偶尔会有一些粮食因为满了,溢出来,就算是正常的损耗了。
但时间一久,那些负责收粮的官吏,就从这里面发现了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
这溢出来的粮食反正也没
管,自己完全可以拿回去啊!
只要溢出来的越多,那自己拿回去的不就可以越多吗?
于是,当老百姓朝着斛里倒粮食的时候,一旦满了,那些官员就会使出佛山无影脚,在斛上狠狠的踹一脚!
这一脚让斛里原本是满的,瞬间就再次空了不少出来,这空出来的,老百姓自然就得再补上。
于是粮食自己拿走了,朝廷也没少收。
为了顺利捞点油水,这一招很快就被推广执行了,几乎所有官员都参与其中了。
以至于后来大家评选谁是最受欢迎的
,并不是看这个
的
品或者官位,而是看这个
的脚法厉不厉害,能不能让斛里的粮食掉的更多!
有些
更是打小就开始练腿法,长大后,凭借着犀利的腿法,成为了当地官府的红
。
“方公子,这两个方法朝廷都是知道的,从洪武元年开始,就已经明文禁止了啊!”
“地方怎么还有
用呢?”
李善长皱眉问到。
老李可谓是大明的萧何,大明还没建立,他就负责老朱的后勤,因此这征税收粮,老李简直就是再熟悉不过了。
朱元璋自然也熟悉!
毕竟朱元璋就是老农民出身!
甚至亲眼目睹过所谓的折色火耗以及淋尖踢斛。
本来种点粮食就不容易,好不容易把税
够了,结果那些鬼脚七一脚下去,自己又要多
不少!
于是洪武大帝建国之后,直接严令禁止再有这种陋习!
甚至直接纳
了律法之中。
为了杜绝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洪武大帝规定,地方收税不再收取任何银两铜钱,改收宝钞。
这样一来,折色火耗也就没了。
至于对付鬼脚七,洪武大帝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斛没有盖子,那就给斛加个盖子,甚至还规定,专员要按时下去巡查!
虽然这么一来,那些收粮的官吏工作量徒增,但洪武大帝可不在乎,你当官那就应该为老百姓服务的。
只要老百姓不吃亏,一切就是值得的。
实际上这两招也都是李善长的主意。
一开始执行的时候,老百姓那是纷纷叫好,洪武大帝也是
感高兴。
可没想到,现在又被方世玉提出来了。
“老李啊,你这话一出
,我就知道了,你这是多久没去下面转转了?”
“这都过去了十几年,那些贪官污吏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应对你这两招啊!”
方世玉一脸鄙夷的看着李善长,缓缓说到。
“解决?怎么解决?”
李善长一脸问号追问起来。
真算起来,建国以后,他确实没怎么去过乡下了,但不代表他就对乡下一无所知了啊!
这么完美的方案,老李压根就不信,还有
能
解。
方世玉一边从满眼小星星的朱紫怡手中,接过茶喝了一
,一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