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北边界和苏丹被使用。径是点303英寸,金属外壳并没有完全包覆弹
前端,其铅质核心外露,来增加杀伤力。并没有被进一步改良,因为在不久后的海牙公约(1899年)就被禁止在战争中使用这类子弹。
“达姆弹“一词也常被误用为所有身变形子弹。简单整理如下:
软弹
:击
目标体内后更容易翻搅。
中空弹:同上,如果上面再加上四条容易割裂的沟纹,就成了俗称的开花弹,除了翻搅之外,也会在目标体内造成更严重的割裂伤。
炸弹
:中空弹
内藏引信和火药,会在击
目标体内后
炸。
因为在大众传播媒体上时常见到以名气最大的“达姆弹”代称之,是否成为“约定俗成”的错误而成为达姆弹的广义定义,还有待历史验证。上述的各种变形弹经过长时间的改良,在各方面
能上常比达姆弹更佳,也成为专业军工厂可能的产品。除了地下兵工厂外,一般再难见到已走
历史的达姆弹的生产了。
名称来源
达姆弹的名称来源于他的产地,英国设在印度的加尔各答附近的达姆达姆小镇的兵工厂。历史上的达姆弹出现于1897年,由兵工厂军方总监克莱上尉设计研制而成,他把7.7毫米枪弹去掉尖端被甲,露出铅心,就成了威名赫赫的达姆弹。此后出现了众多不同型式、不同
径,具有类似
能的枪弹。如:弹
壳尖端刻有十字切
或数条纵向裂纹的达姆弹、弹
前部开一纵孔或再在孔内放一细薄金属管的达姆弹、用铅或其他材料制成无弹
壳的软弹
的达姆弹等。
发展
19世纪末,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达姆兵工厂制造的枪弹,由此得名。由军方总监B.克莱上尉设计,首次应用于英布战争(1899~1902)。后来出现了许多不同径、不同结构、
能类似的枪弹,都被称为达姆弹。
1899年第一次海牙国际会议通过的三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