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00公里。但是他们距离地星有20万光年的距离。按照这个距离和速度,六面
在宇宙中要飞行2.34亿年才能达到地球。”林天说道。
那么就是说差不多就是这段时间到地星上了。
而这个时候对立世界的廖羽珍传递了一个信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在明天的上午10:08分出现在地星上。”
“什么?”廖羽珍和林天都惊呆了,这个计算能力,这么
确的吗?
“百万光年内的距离,可以
确到秒。千万光年内的距离,
确到分。亿年内的距离,相差三分钟左右。十亿光年内的距离相差一个小时。百亿光年内的距离相差一天左右。千亿光年的距离,相差三天!”对立世界的廖羽珍说道。千亿光年?目的地星
可观测宇宙也才千亿光年左右吧。
现在的第四代地星
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让六面
给地星
送资源?在经历过二维
的袭击事件后,整个地星
都知道了宇宙中有外星
的存在,而下一秒就有外星
出现给
类送资源了。
“这一切也计算得太好了吧。”林天想到。
“如果你们没有躲过二维
的袭击,那么这个资源就不会出现在地星上。”对立世界的廖羽珍说道。
地星上,科学家们在吸收着第四代
类传递下来的科学技术。
如果要冲出太阳系,宇宙飞船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16.8km/s。但是如果想要逃离天河系,那么就必须要知道,天河系的质量以及其半径。但是现有的地星
技术是无法准确得出这个值的。根据地星
最新的数据得知,天河系的质量大约为地星所在恒星的1.5万亿倍左右,半径为10万光年左右。
所以根据这个数值,地星
猜测最低逃离天河系的速度在第四宇宙速度:113km/s左右。
至于逃出本星系群,以现在的地星
技术,可以连本星系群的质量都不知道。
但是第四代技术中显示,他们跳过了万有引力的计算方式。
这里简单地说一下地星上测量天体的质量方法,是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Mm/r2。而这里的引力常数G的计算方式,是根据1791年H.卡文迪发现的扭秤方式来测算的,在一根刚
杆的两端联结两个距离一样、高度一定的质量相同的物体,通过秤杆的中心用一扭丝悬挂起来。秤杆可以绕扭丝自由转动。
当重力场不均匀时,两个质量所受的重力就不会平行。
于是方向上的微小差别,就会在两个质量上引起小的水平分力,并产生一个力矩使悬挂系统绕扭丝转动,直到与扭丝的扭矩平衡为止。(这里有兴趣的自行去网上搜索。)
但是由于万有引力的局限
和常数G的数值
准度,所以得出来的数值都是约估数。
而第四代地星
的计算方式,是通过光携带能量到两地之间的能量消耗比而计算的方式。在月球上的基地和近月太空轨道中的空间站接受的光源能量是不一样的,通过两者之间的能量差,可以计算出两者之间消耗的质量差。
计算方法:M=(E1-E2)/c2t
由于光速是常数,所以消耗的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就能得知消耗的质量,然后除以时间,就能得知每秒消耗的平均每秒质量。
这里有个常数ΔM,是第四代地星
计算出来,这个常数代表着一个物体对外输出的消耗质量和自身质量比。常数ΔM=1/(c2*6.67259×10负11次方*3.14)kg
一个物体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其质量也会发生消耗。在参数运动的
况下,其消耗的质量随着运动的能量增加而变大。
因此通过这个公式的计算,就能通过收集宇宙中光的能量值从而计算传播源的质量。计算出所需要的宇宙逃逸速度。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光运行的时间。消耗质量等于平均每秒消耗质量乘以光传播的时间。
于是得出了天河系的质量,从而计算出他们认为的宇宙第四逃逸速度,即飞出天河系的速度。
为:112.8km/s
当然了仅仅有着这个数值依旧无法制造出宇宙飞船,因为还要考虑飞船的重量,速度,穿越大气层的时候摩擦产生的高温,以及飞船当中的生态循环系统和最重要的能源系统。
地星
在火箭发
领域,一般使用的是化学推进器,由氧化剂和燃料两个部分组成。
由于火箭自带氧化剂,所以火箭才能在太空中产生动力。但是这种方式就是一旦燃料和氧化剂使用完了之后,火箭就只能依靠惯
在太空中运行。
而且现在的地星技术也无法达到利用助推器将宇宙飞船推出银河系的速度。
因此,在第四代
的科学家们的研究下,他们发现如果要使得重达百万吨的宇宙飞船进
太空,所需要的能量不能在地星表面释放,否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