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画面中,诸葛亮听张凡历数华夏两千年,一时间心神激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尤其是听到他最执着的“汉朝正统”,虽然已经历经无数次朝代变化,但后世的
们从未忘记汉朝,一直都以汉
自居!
这,已经是他做梦也不敢想象的美好未来了!
于是,诸葛亮郑重拱手,用当时最为崇高的礼节,向张凡虔诚致谢,感谢他带来了这样的好消息,感谢他让自己看到了华夏未来,看到了汉朝的
神传承。
“不!是晚辈应该多谢您!”
张凡亦是拱手还礼,正色道:“晚辈此来,正是要代表一千八百年后,华夏的十四万万
,感谢丞相辛苦一生,只为守住大汉基业。丞相的付出,华夏不会忘记。丞相的
神,历经千年不朽!”
“呵……”
诸葛亮昂扬的气势,却似是缓缓垮塌下来。
仿佛有
将那根强挺着的脊梁骨轻轻抽走,让这位原本就即将油尽灯枯的老
,重新呈现出一派死气。
故事,听完了。
华夏的故事,大汉的故事,或将继续,并在一千年,两千年,一万年后,依然迸发出全新的力量,放
出熠熠的光芒。
但是属于他诸葛亮的故事,却已经结束了。
十四万万
!
这个数字震撼了诸葛一下,但随即恢复如常。
毕竟是近两千年后的后世,拥有如此海量的
,想必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只可惜,我看不到那样的未来了。
诸葛亮竟是在床榻上缓缓坐下,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支持他继续站立。
悠远的目光,越过张凡,穿过重重营帐,仿佛直接看向了二十多年前,那个“躬耕于南阳”的自己。
苟全
命于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竟是轻轻一笑,心中隐有自嘲。
写这句子的时候,自己已经是一
之下万
之上,在蜀国的地界上大权独揽,但……却还是不敢直接抒写内心么?
那时候……
苟全
命是真,不求闻达却未必。
二十七年前!
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
只可惜……自己亲手为先帝谋划的这一切,却终究是止步于今天。
五伐中原,徒劳无功,司马懿的部队就在眼前,自己却再也无力将其剿灭,无法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构想。
如此,又何谢之有?
还谈得上什么
神流传后世……
这个叫张凡的小家伙,故意说来哄骗自己的吧!
“丞相!岂可妄自菲薄?”
张凡见状,却是微微一笑,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在丞相的治理下,本应最弱小的蜀国,却是局面最好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
民安定。”
“后世谓丞相,常以汉初三杰相比。”
“丞相一
,抵得上一个萧何,大半个张良,大半个韩信!”
呼!
此言一出,诸葛亮忽地重新站起,不可置信地望向张凡。
这句评语,太高了!
诸葛心慕汉室,自然对于前朝种种故事,了然于胸。
昔年汉高祖称霸天下,正是因为拥有这三
,才在弱小中辗转发展,最终逐鹿天下,达成霸业。
刘邦常对
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
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张良,萧何,韩信,便是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乃是汉高祖争霸天下最为强力的三位功臣。
但是!
现在张凡却说,他诸葛一
,抵得上一个萧何,大半个张良,大半个韩信?
这是何其崇高的评价!
倘若自己真有这么强……为何先帝却不能如高祖皇帝一样成就霸业……
诸葛亮不敢信,不肯信,目光灼灼地望着张凡,咀嚼着刚才张凡说的“妄自菲薄”一词,却是出自自己亲笔所写的《出师表》,是用来激励陛下的……
却不曾想,被张凡拿来用到了自己身上?
我……何曾妄自菲薄……
只见张凡脸上慢慢绽放出令诸葛亮看不懂的笑容,笑容可掬地说道:“丞相未出隆中,三分天下。火烧博望,一战成名。舌战群儒,令江东束手。
船借箭,令曹
胆寒。东南风起,燃赤壁大火。华容道上,设妙计锦囊。空城一座,退司马十万。七星灯前,借天命十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