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
提示:本站会被大陆网络屏蔽、封禁、禁止访问! 本站域名並非永久域名!
当前网址:m.ltxsw.top 如果遇到无法打开网址。
请发送任意内容到邮件Ltxsba@gmail.com取得最新地址.
截屏拍照记录当前页面,以免丟失网址和邮箱.
↓↓↓↓↓↓↓↓↓↓↓↓↓↓↓↓
点我自动发送邮件
↑↑↑↑↑↑↑↑↑↑↑↑↑↑↑↑

第三八七章 西太垦殖公司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那里定居吧。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毕竟董书恒这里还没有派到澳洲去探索。

澳洲一直是英国的地盘。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就对澳洲更加的重视了。开始加大了对澳洲的移民。

同时,英国也到处在宣誓对澳洲的所有权。

但是澳大利亚太大了,英国本来基数就那么一点,移民活动并不顺利。

现在才是1855年,英国虽然开放了本国自由民移民澳大利亚。但是十几年间移民的数量仅仅是十几万,1840年以前的澳大利亚还只是流放罪犯的地方。

从欧洲传来的报的是1850年的时候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总也只是50万

这些还都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以悉尼为中心的一片区域,这里的土地是澳大利亚最肥沃的,适合耕种。

在其他的区域几乎没有存在,有也只是土著居民,英国也没有办法管理到。

澳洲的三分之二土地都是旱和半旱地区。主要两条河流墨累河和达令河都在东南地区。

也就是现在英国的主要聚居地新南威尔士地区。

但是来自后世的董书恒知道,西澳大利亚虽然主要都是沙漠。但是那里才是澳大利亚的华。

因为这里简直就是全世界的矿藏仓库。相比于东南水丰美适合耕种的地区,董书恒想要的是西澳大利亚地区。

实际上澳洲距离华夏要比英国近的多了。过了华夏的南洋,距离澳洲也就不远了。

董书恒也提前做过功课。从南大洋前往南美洲的船队之前已经派过探索船沿着吕宋的东部海域南下。

船队在吕宋的东南方发现了一个群岛地带。这就是后世南太的加罗林群岛。这个群岛几乎都是小型岛屿。

再往南没有多远就是新几内亚岛,这座岛目前只有荷兰在西南部建立了小型的殖民据点。

其他地方根本还没有殖民者活动的痕迹。

新几内亚岛的东北部还有一大片群岛区域,这里是后世的俾斯麦群岛。同样这里也没宣布殖民。

当然了华夏进澳洲,走路吕宋的西部,然后穿过后世的马鲁古群岛更加的便捷。

但是那里遍布欧洲殖民者的势力,不利于华夏暗中的布局。

现在华夏最需要的是在澳洲附近经营一个稳固的据点,作为今后向澳洲发展的据点。

新几内亚岛就非常合适。欧洲殖民者认为这里并没有什么价值,弃之如敝履。

只有荷兰在1828年的时候宣布殖民西半部,但也仅仅是宣布而已,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能力开发。

东半部到现在还是无主之地。当然了当地的气候恶劣,土著凶残。

历史上要到三十年后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才在当地建立殖民地。

那么,这个事,董书恒为什么会找到扬州商会呢?

董书恒这次找到扬州商会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扬州商会组织民间的财团组建一个私营的份公司。

然后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去开拓布亚岛东部。最后以那里为跳板,向澳大利亚的北部以及西部地区渗透。

董书恒就连今后如何开发澳洲都想好了。

到时候在澳洲旱的西部地区,会以汉为主在绿洲地区建立聚居点。

然后迁移一些游牧的牧民去半旱地区的原放牧。这里旱的沙漠原地带跟华夏的西域以及漠北原的气候很像。

到时候将这些游牧的华夏武装起来,他们就能一边游牧一边壮大,同时不断地向东部地区侵蚀、扩张。

在澳洲来一场游牧民族的大侵会不会很彩呢?

就英国在澳洲那几十万。相信很容易就能够淹没掉。

英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是他们有能力跑那么远,在澳大利亚广阔的土地上,跟已经在澳洲扎根的华夏来一场大战吗?

一个南非就将大英帝国的多年殖民的老底打掉了大半,战略纵如此之大的澳洲又会怎么样呢?

当然现在的问题是华夏如何在澳洲扎根。

布亚岛的东部以及北边的群岛都不在主要的航线上,西方国家没有什么兴趣。历史上这里会成为后来崛起的德国的殖民地。

但是现在董书恒看上了那里,只能提前对自己的普鲁士朋友道一声对不住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董书恒先期希望以一个华夏私公司的名义去开发那里。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华夏政府要做的事太多,无暇他顾,同时也没有这笔钱的预算。

政府没钱,但是扬州商会有啊!

这几年跟着董书恒,这些的资产都翻了十倍不止。

果然,比贩盐更加赚钱的就是海贸。

投资海外拓殖公司,这实际上是一个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涯无痕
谍涯无痕
林创作为民国政府的一名警察,加入地下党,代号“紫薇”。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抓捕日谍、铲除汉奸、窃取机密、输送物资,在情报战线立功无数,却令敌人难寻踪迹。
滴水世界
帝师是个坑
帝师是个坑
菲硕莫薯
大秦小地主
大秦小地主
大鹏展翅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
天子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再战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