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提示:本站会被大陆网络屏蔽、封禁、禁止访问! 本站域名並非永久域名!
当前网址:m.ltxsw.top 如果遇到无法打开网址。
请发送任意内容到邮件Ltxsba@gmail.com取得最新地址.
截屏拍照记录当前页面,以免丟失网址和邮箱.
↓↓↓↓↓↓↓↓↓↓↓↓↓↓↓↓
点我自动发送邮件
↑↑↑↑↑↑↑↑↑↑↑↑↑↑↑↑

第165章 出兵山东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泰昌二年,七月既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残云收夏,新雨带秋。

七月十五鬼节这,白莲教没有攻打曲阜,而是继续猛攻青州。

文登营、威海卫接连惨败,伤亡惨重,文登营参将被俘,威海卫同知战死,山东近半府县被徐鸿儒攻占。

消息传回开原,正在集结马的平辽侯立即做出决定,率兵援助山东。

刘招孙不想立即和朝廷撕脸,既然徐鸿儒不愿剿灭衍圣公,平辽侯正好有了不攻打山海关的理由。

七月十六,开原城哨马四出,夜不收携平辽侯将令,前往宽甸、清河、铁岭等城。

刘总兵命令各守城官只留少部分战兵守卫,剩余马全部南下,于七月三十在抚顺城下汇合。

袁崇焕、邵捷春等接到命令,立即放下手中其他事务,整顿兵马,星夜疾驰,赶往抚顺。

平辽侯留下两千战兵守卫开原,亲率战兵营与骑兵营主力,共计一万三千,南下抚顺。

山雨欲来风满楼。

开原军尚未完成集结,辽南各地便开始风传,说是平辽侯将趁祖承训祖大寿率辽兵鲁之际,偷袭广宁,背刺山海关,一举吞并辽南。

还有传言说,开原军占据辽南后,将会迫有钱的大户补田赋,还会将辽南庄户掠夺到辽北种地。

广宁盖州一带米价涨,盗贼蜂起,一些豪绅害怕被刘总兵清算,纷纷往永平府逃窜。

半年前开原军在辽北进行的圈地运动,看得这些辽南豪强触目惊心,大家看待平辽侯就和山东那位白莲贼首没什么两样。

七月三十,抚顺城南。

刘招孙召集麾下文武官吏,聚于城南虎啸亭。

除了远在朝鲜平安道督造战船的吴阿衡,康应乾、乔一琦、袁崇焕、孙传庭、邵捷春、邓长雄、王二虎等都悉数在场。

除了平辽侯的八千战兵,四千骑兵,袁崇焕邵捷春两分别从宽甸、清河带来两千战兵。

加上抚顺本地的两千多战兵,开原军总兵力达到两万

这也是刘招孙当前能动员到的最大兵力。

几位守城官都是匆忙赶到,他们原以为是要集结重兵攻打后金或是辽镇,没想到如此兴师动众,竟然只是为了对付白莲教。

当听闻徐鸿儒叛的经过后,袁崇焕等都是一脸匪夷所思。

没有会想到,一群乌合之众竟能打败大明官军。

没想到徐鸿儒闹出这么大动静,要让刘总兵要竭尽全力去对付。

“兖州这白莲教,有些难对付,咱们还没出动,他们就在辽东造谣起来,这几报局抓获了不少白莲教细,看来徐鸿儒不仅仅想当山东的皇帝。”

刘招孙说到这里,抬望向众,继续道:

“本官之所以紧急召你们前来,就是要汇合开原兵力,给这徐鸿儒雷霆一击!不可让他再屠戮山东百姓!”

平辽侯说罢,众纷纷附和。

刘招孙望向孙传庭,向他询问抚顺这段时屯田练兵况。

抚顺备道孙传庭将半年多来自己屯田募兵的况,简单给平辽侯汇报一遍,前段时,抚顺与辽镇发生了几次冲突摩擦,也在他的处理下,得到了妥善解决。

刘招孙听后颇为满意,连连称赞孙传庭治理有功。

抚顺地处辽中,临近沈、辽,周边都是辽镇势力范围。

当初派孙传庭来管理这块飞地,便是看重他的治理才能。

历史上孙传庭经营陕西,贯彻执行所谓“以秦兵卫秦地,以秦饷养秦兵”的方略。

孙传庭在陕西期间,整顿吏治,清屯充饷,清军(裁汰老弱军户)练兵,秦兵战斗力直线提升,多次打败李闯流贼。

实际上,孙传庭是崇祯年间唯一一位将清理屯田真正执行下去的官员。

平辽侯对此颇为欣赏,认为他和袁崇焕一样,都是具备治理一方州郡的才。

孙传庭在抚顺半年,便清理屯田五万三千多亩,训练兵两千,抵挡住了几次辽镇的反扑。

“有孙大在,辽南无忧矣!”

平辽侯当着众面,大声称赞孙传庭,康应乾听了,连忙附和:

“孙大去年在京师会试,所作的那篇平辽策,本官曾读过,字字珠玉、文采飞扬。原以为孙大只会些笔墨功夫,没想到竟是位才,半年时间就将抚顺治理得夜不闭户,难得啊!”

纷纷附和,孙传庭连忙起身,朝各抱拳,称谬赞。

刘招孙抬瞥见旁边坐着的袁崇焕似有些不悦,想了片刻,便道:

“袁都察在宽甸屯田开荒,经营马市,与朝鲜义州争,听说已经招募一千多个朝鲜,功劳也是不小。”

袁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涯无痕
谍涯无痕
林创作为民国政府的一名警察,加入地下党,代号“紫薇”。他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抓捕日谍、铲除汉奸、窃取机密、输送物资,在情报战线立功无数,却令敌人难寻踪迹。
滴水世界
帝师是个坑
帝师是个坑
菲硕莫薯
大秦小地主
大秦小地主
大鹏展翅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
天子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再战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