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只不过搬过来的时候落魄了。
熟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早些年间凭借着些家底到县里进了学。
运气不错的他,第一次参加县试就过了童生试,往后更加发奋读书,但求得出
地。
但此后的他不论在怎么沉迷于科举,并没有像第一次这般走运,最终还是未再进一步。
而立之际,积蓄所剩无几,无法在支撑他继续读书,见登科已无望的他便断了科举的梦。
可他一书生细胳膊细腿的,既不会做饭也不会务农。
只好挂起牌匾,凭借自己童生的身份,在村里教些孩童启蒙,倒也能勉强糊
。
也许是因为有李川这个例子在,村里村外的
把小孩带过来也只是启蒙识得些字仅此而已,并没有继续进学的想法。
因为李家当初刚来的时候也是村里的大户,却因为读书,落得这般下场。
说什么也不会有
肯让自家小孩踏上科举之路,以免在吃不饱的路上越走越远。
凌云也曾旁敲侧击过大娃,问她哪里有读书识字的地方。
大娃曾跟他提起过村北有个喜
读书的老
,每天拿着本书,满嘴之乎者也。
看似慈祥,但村里去他哪里启蒙的
都被他打过,所以村里的小孩都怕他,以至于小孩见到他都会躲着走。
“爷爷,识字就能坐上豪华的马车吗?那孙儿也想识字,爷爷,将来孙儿也驾着马车来接你进城里享福,还有
,父亲母亲和姊妹们也一同去。”
凌云假装小孩的模样,倔强的表现自己可以让他们享福,这样才能让他们心甘
愿让自己去读书。
凌大山皱着眉
安静盯着自个孙儿稚
的脸庞,没有说话。
众
也识趣的没有开
,可见关于读书识字这件事在这种家庭时多么的郑重。
顷刻间,凌大山眉目肃然,眼里充满光芒,却语气中隐有严厉。
“孙儿,读书这件事有待商榷,但你要告诉爷爷,你是想识得些字,做个算账先生跟赵二爷那般厉害呢?还是想同村北李川爷爷那般做孩子们启蒙先生?”
“爷爷,只有这两种吗?”
“当然不止这两种,但是我们平常百姓一般识字,无外乎是为了能有轻快的活做,但求得去大户
家做个账房先生之类的。”
别小看大户
家的工
,在古代很讲究主
家的身份的,宰相门前九品官。
大户
家的账房不仅待遇好,有时候做好了还有打赏月钱的,就是有点危险,毕竟这个年代的佣
下
,安全指数太低。
“这孙儿不太乐意呢,爷爷,有没有更厉害的,更显威风的?”
“当然有了,只是我们么得机会。”
凌大山无奈的摇
,欲言又止,眼里没有了光芒。
见状,凌云乖巧的跑到凌大山跟前,拉着他的手卖萌撒娇:“爷爷,爷爷。”
“读书
讲究得是科举进士,光宗耀祖,做个官老爷。但我们方圆几里这些
啊,就没听说过有谁能如此了不起的。”
凌大山轻轻抚摸着凌云的
,有些希冀而又无奈的叹道。
“爷爷,孙儿要做就要做最威风的,将来光宗耀祖,未尝不可。”
凌云突然斗志昂扬的说辞,把众
惊得一愣一愣的,随后不免哄堂大笑。
“先吃饭,这事以后再说吧!”
虽不忍打断他的雄心壮志,凌大山还是把话题止住了,避免自家孙子又在哪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来。
读书的事这样被搁置了,凌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郁闷。
但确实知道这件事急不来,万事开
难,来
方长。
虽说自古寒门出贵子,可是你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怎么谈理想,果真是巧
难为无米之炊。
直到吃完饭,凌大山也没说让凌云去读书,他也再没问。
只是坐在院门
静静的发呆,然后看着大娃端着喂
的食物走了过来,便又站了起来。
“阿姐,我来帮你吧。”
“四郎,怎么有些闷闷不乐的?是不是还在为方才的事不开心呢?”
大娃没有让他帮忙,只是轻轻地摸摸他的
,眼里充满了心疼。
她知道弟弟从小就跟别
与众不同,好像藏了许多心事似的。
每次问他都只是默默摇
,啥也不肯说。
“阿姐,将来我要是去读书了,做大官,给你住大大的院子好不好。”别过
看向天空,凌云突然吐露道。
“好,阿姐知道,四郎将来定会有大出息,也一定会成为阿姐的依靠,阿姐相信你。”
听到凌云的话,大娃也不惊讶,因为他家四郎跟她单独相处的时候,总是别出心裁的说一些不着边的话。
其实在大娃心里,她家四郎做不做大官、有没有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