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阐述党在这一时期的政治路线,不过,他还是找到了一个亮点。
那就是总理在这份报告里第一次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小组会上,
到他发言时,他就专门讲了四个现代化的问题。
他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顺便也说了一下先进的高等教育对促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大作用。
当然,他不敢提任何跟‘市场经济’有关的东西。
他讲的那些话放到后世一点儿也不新鲜,就是一些基本的
常识而已。
可惜的是,其他的代表们对他发言的都不甚明白,或者兴趣也不大。
他的发言在小组里没有引发任何讨论。
也许这正是他的幸运之处,不然被那些极左的党棍们嗅出了其中的异味,说不定会引发一场大批反动的资产阶级思
的政治运动呢。
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晚上一般都去观看各个来京的文艺团体演出的节目。
这些节目有的是专门为庆祝四届
大而准备的,有的是面向公众的。
在这个时代,文艺和宣传几乎成了同义词。
这些演出的内容无非是各个剧种排演的样板戏,还有反映革命战争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歌舞,等等。
相声和其他曲艺节目少得可怜。
体育表演倒是有一些,就是乒乓球和羽毛球,再加上杂技和武术。
这天柳侠惠也去看演出了,看的是上海京剧团的《海港》。
这是国内水平最高的演出了,不过他看了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这个剧的内容毫无可取之处,从
到尾都是标语
号式地宣讲党的政治路线,大搞阶级斗争那一套。
他中途熘了出来,在演出大厅的外面转悠。
结果发现其他很多观众也不喜欢看这个剧,他们站在外面聊天的聊天,抽烟的抽烟。
他们不回家大概是因为回去后除了睡觉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
柳侠惠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演出厅的后面。
他发现了一个穿戏服的
演员,她正在旁边的一个小树林里吊嗓子。
看她的装扮,应该是《红灯记》里的李铁梅。
他记起来了,《海港》开演之前,她和另一个男演员为观众们表演了《红灯记》里的两个唱段,她唱的是‘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他能听出来,她大概不是专业唱京剧的,观众们对她的演唱的反应也不怎么热烈。
不过听她吊嗓子则纯粹是一种享受。
她的声音清越,宽广,富有感
,总之非常的动听。
他在一颗小树旁边坐了下来,闭上眼睛欣赏她的声音。
听着听着他忘了时间,连演出结束了都不知道。
「喂,小同志,小同志!你是不是睡着了?」
柳侠惠睁眼一看,天早就全黑了,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一个
。
还好,不远处有一盏路灯。
那个
演员正瞪大眼睛站在他跟前看着他。
刚才不知怎么的,他越听越觉得她的声音很熟悉,很像是后世的一位名
。
「对不起,我刚才听得
迷了。
请问,您是不是姓李,叫李湘君?」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见过面吗?」
「啊,没有没有。
我在广播里听过您唱的几首歌,很喜欢。
所以刚才我一听你开
,就觉得你不是李湘君就一定是李湘君的师傅」
李湘君听他这么一说,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她的‘师傅’可没有像她一样的嗓子。
他是她的老师,也是她现在的丈夫。
在后世,李湘君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第一代民歌天后,她雄霸歌坛将近二十年,柳侠惠全家都是她的歌迷。
在红星五七
校排练舞剧《白毛
》时,他听说李湘君也下放到了那里劳动,可是他到处打听,却一直没有找到她。
没想到,今天终于见到了。
她唱《红灯记》时化了妆,他一开始没有认出她来。
现在隔得这么近,他看得再真切不过了:她就是李湘君,他年轻时心中的偶像!柳侠惠激动得从地上跳起来,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李湘君的手。
「我终于有机会听到您亲
唱歌了!您唱得太好了!」
这下子弄得李湘君很不好意思,她红着脸道:「哎呀,小同志,你不要激动嘛。
你先松开手,我又不会跑了!」
柳侠惠尴尬地松开了手,并向她赔礼道歉。
他喜欢李湘君不单是因为她歌唱得好,还因为她长像甜美,既清纯又
感,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