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免觉得夸夸其谈,然而经历鼎天剑脉的重铸后耿照眼界大开,碧火真气统摄诸元、而后再定经脉的方式,与邵咸尊所言不谋而合:“道”不可感,却能借由透析经验之物--即“器”--而无限接近,格物近于道,则器随意变化,不拘俗见也。
“我观典卫大
出招,”邵咸尊续道:“锐气、劲力、临敌反应等,均是一等一的手眼;欠缺者,在于大
并不知刀。
虽能敏捷地砍、劈、掠、抹,但典卫大
心中并无刀法,不知器变、不明就里,何以求道?纵使大
资材绝佳,以此对敌,不免终是要败的。
”耿照被他一语道
自身缺陷,甚是惭愧,赧然道:“家主所言甚是。
我本是武功低微,不学无术,原不足以与天下英雄争锋。
然此际要学,也来不及啦,只能硬着
皮徒逞蛮勇而已。
”邵咸尊笑道:“怎来不及?我与典卫大
印证一路剑法,权作
流便是。
”耿照一怔。
“我劈过几年柴薪,又受老胡与蚕娘前辈的指点,尚且不知刀;临阵再学剑法,却有甚用?”本欲推辞,灵机一动:“格物近道,刀剑有什么分别?”话到嘴边又吞回去,面上掠过一抹恍然。
邵咸尊微露赞赏,连剑带鞘擎起,立开门户,正色道:“我这套剑法共有九路,不重招式,练的是穷究之法。
一法天、二法地、三法
,四法时、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风、九法野,欲从天地万物中都看出剑来。
你仔细看了。
”手里比划,
中讲解,招式连绵不绝,剑上不挟丝毫内力。
他出手极慢,但剑势纵横,大阖大开,果有“星垂风野天地阔”的恢弘气象,耿照被引得以刀鞘相应,两
自然而然拆解起来。
邵咸尊这套剑法,与其说是模拟天地自然的意象,不如说是观测天地自然、透析质
之法,共分“简易”、“变易”、“不易”三层:首三诀观察浑然天成、非
力可逆之物,天诀包含一切天文星象、雷电风雨,地诀指山川河流、地貌风物;而
诀指的是
伦纲常。
此三者顺乎自然,至简至约,是为简易。
星、风、野等末三诀,则是观察变化之物,如繁星过境、八风横野,动静间有无数变化;此三诀爬网整理,窥
一切纷
扰攘,是为“变易”。
而中三诀掌握的则是变化的法则,四时、五音、六律看似变化流动,却自有其规律,按律生变以简御繁,是为“不易”。
在这三易九诀中,首三诀最为抽象,邵咸尊似是了解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难以悉阐其妙,因此说得最少,三言两语匆匆带过,无意
谈。
中三诀则说得最快,时、音、律均是整理归纳之法,或异中求同,或名实区分,苛察缴绕,衍生无尽,方法却相当简单。
花最多时间的,反而是拨
反正的星、风、野三诀。
邵咸尊剑上既无内力,耿照也不敢硬砍,内力强、速度快的优势无用武之地,招式不
的缺点益发明显。
邵咸尊与他拆得片刻,忽道:“请典卫大
以一门最得意的刀法攻我。
”剑鞘一拨,点足飞退,重新摆好架势,等他进招。
耿照以为他打得不耐,脸上热辣辣一烫,嚅嗫道:“晚……晚辈现丑了。
”他平生最
妙的招式,学自本寺娑婆阁内的观音木像,恁“薜荔鬼手”如何变幻无方,耿照却无化拳掌
刀招的识见与修为;而蚕娘所传授的一式蚕马刀法虽然威力惊
,偏偏是防守的绝招,拿来打
也不象话。
翻来覆去,便只有一百零一套的“无双快斩”了。
想起老胡,心中忽生勇气。
蚕娘说“无双快斩”脱胎自狐异门的天狐刀,暗示胡彦之的来历并不单纯,但一想起老胡,仿佛又回到赤水渡
并肩作战那一夜,再无动摇,藏锋一振,泼风般的刀式应手而出!邵咸尊退了两步,鞘尖忽往刀风中一绞,正是耿照旧力方尽、新劲未出的当儿,这一下不花什么力气,“无双快斩”顿时无以为继,攻势自行崩解。
耿照脸一红,见他并未追击,一个箭步窜上前,咬牙再出绝招!岂料这回邵咸尊更快,鞘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