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唐王朝的两位诗
的两首诗,代作说明:戴叔伦:《
耕田行》
燕
巢(下征下旬)成竹,谁家二
种新谷。
无
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役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巾掩面畏
识,以身代个谁与同。
姐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
唯见土。
疏通畦垄防
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正南冈午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沾衣。
(塍,稻田土垄。
元结:《贫
词》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囗。
空念庭前地,化为吏
蹊。
出门望山泽,回
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囗,鹿的幼子。
蹊,道路。
第一首叙述两个幼
的唯一的哥哥被征去当兵,父亲早死,母亲卧病在床,无
耕田,她们只好以
代牛,用刀代犁。
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两位小
孩,蹲在烈
之下,一面哭泣,一面用刀砍那坚硬的泥土。
第二首叙述一个农
,抱着命运不如
犬的婴儿,在等待着“府主”(地主官员)出现,跪求怜悯。
千载以下,读者都会为她们落泪,都可以看到她们那孤苦无告、枯
的面颊上恐惧绝望的眸子。
但当时的统治集团却无动于衷。
不断的兵变民变中,我们以为,政府一定会从中得到教训,彻底地检讨,以谋求改革。
但恰恰相反,政府却认为,应该得到教训的不是政府而是
民,
民必须接受血的事实,即任何犯上作
和叛变谋反的行为,一定要受到严厉惩处。
庞勋兵变后,中原连年发生水旱天灾,荒田千里,不收一粒粮食,到处倒毙着饿死的僵尸(那用刀砍地的两个小
孩,我们不敢相信能逃过这寸
不生的恶运)而皇帝的奢侈和官员的贪
,反而更变本加厉。
民向官员哀告,好像向猪哀告。
陕州(河南三门峡)农民代表晋见行政长官(观察使)崔荛,陈诉旱灾严重,请求减赋。
崔荛大怒,指着院中一棵树说:“看它青青树叶,那里来的什么旱灾?”把代表棍打一顿(那位抱着
儿,希望得到“府主”怜悯的农
,但愿她的“府主”比崔荛慈悲)尤其使
震惊地是,当蝗虫遮天蔽
,从中原向西蔓延到关中(陕西省中部)时,长安市长(京兆尹)向皇帝上奏章说:“蝗虫飞到京畿之后,拒绝吃田里的稼禾,都抱着荆棘树,自动饿死。
”宰相马上率领文武百官,上殿拜贺,歌颂皇帝英明圣德。
本世纪(九)八七四年,滑州(河南滑县)所属长垣(河南长垣)农民掀起
动,推举濮州(山东鄄城)
王仙芝当领袖。
明年(八七五)曹州(山东定陶)所属冤句县(山东菏泽)农民,掀起
动响应,推举本县
黄巢当领袖。
王仙芝曾经从事私盐的贩卖,黄巢则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曾经到首都长安参加过进士科的考试。
唐王朝的科举,几乎全在场外决定。
最初大权
在公主亲王之手,士子还可以用文章竞争,所以产生短篇小说。
上世纪(八)安史兵变后,大权
纵在宦官之手,士子则完全靠毁灭自尊心的谄媚和屈辱,才能榜上题名。
稍微有点才
和
格的
,都不愿向宦官屈膝,黄巢就是其中之一。
他既不能适应流行的政治形态,只好落第而归。
但他对中央政府的腐败
形,印象至为
刻。
这是第二世纪黄巾之后最大的一次农民
动,不几个月就集结成两支庞大的群众武力,达三十万
。
庞勋兵败时。
藏匿逃亡的残余部属,这时也投
行列,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因之这两支乌合之众的饥民,很快地就被训练成为劲旅。
他们比黄巾幸运,黄巾因没有庞勋作为前驱,所以始终只是乌合之众。
他们攻城掠地,对地主富商和政府官员,作无
地凌辱和屠杀,用以回报平
所受的迫害。
但对从事教育的知识分子,却特别优待保护。
八七八年,王仙芝战死,两支武力合并,由黄巢率领。
黄巢了解东南地区对中央的重要,如果不把粮食仓库摧毁,仅只攻陷长安,仍没有用,上世纪(八)安禄山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于是他从滑州(河南滑县)渡黄河南下,穿过淮河流域大平原,轻而易举地渡过长江。
黄巢的进军路线,我们不再叙述。
而只提出两点补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