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李国明的言传身教给他们留下了
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写作文,学生们总是把今天看到的一幕写进去。
李国明又向学生们打听了有多少名同学没来上五年级。经过李国明的统计,五年级本该有二十六名学生,实际有二十四名学生。两名学生辍学在家。其中一个孩子跟大
去了外地打工。
将近8%的辍学率,令李国明震惊不已。在自己的班上虽然只有两名,但是全镇呢?全县呢?每年8%的辍学率,有多少孩子进
黑心工厂做童工?本该是祖国的花朵,遭受着怎样的身心摧残?
李国明觉得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帮助班上的失学儿童,让他们重回课堂接受 教育。
第50章 家访一
学生辍学在农村是一种常见现象。每年都有许多的适龄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或升学压力离开校园去打工。这些辍学的学生大多是中学生。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还在长身体的时候,
不了重活,选择辍学去打工的少。到了初中,孩子们进
了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服从老师和家
的管教。他们渴望脱离了校园,走向社会。
课下,李国明向胡玲汇报了班级调查
况。”校长,我调查了一下辍学生的
况。我们班本该有26名学生,现在只有24名学生来上课。有两名学生辍学在家。“胡玲并不重视辍学这个问题,因为有一部分孩子转学去外地,根本不跟学校打招呼。难以分辨转学和辍学。她原本打算登记这些学生的基本信息,再上
给中心小学就算完成工作了。
其他老师也是司空见惯了。学生上不上学跟自己的工资多少没有关系。
家不上学,肯定有原因的。不是老师三言两语就能解决学生家的困难。
李国明一心想着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不愿意让辍学生变成纸上的一个个数字。
胡玲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乐观阳光的大男孩了。为了不打击李国明的工作热
,胡玲同意放学后去家访。
中午会议上,老师们同意放学后去家访,但是家访任务不仅是动员辍学生返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催
学费。有不少家庭贫穷的学生还欠着学费没
淸。
下午放学后,教师们分成几组到 不同的自然村去家访。
李国明在学生的引路下来到辍学生郑安宁的家里。
李国明打听到郑安宁的父母七八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姐姐相依为命。
去年她姐姐在家招了个男
上门。刚生了小孩,对他的关心也就少了。郑安宁觉得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
,不想读书了。
郑安宁家的院门半掩着。李国明在门外扯着嗓子喊道:”有
在家吗?“”你找谁?“从屋里传出好听的
声。
李国明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大声问道:”请问这是郑安宁家吗?“一个年轻的少
走了出来。黑色长发束在脑后,脸上的皮肤微黑,那是常年劳动
晒后的痕迹。李国明看到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少
手里还拿着毛衣针,大概刚才在织毛衣。
李国明好奇地盯着她的胸前看。少
胸前的衣服上有湿痕。衣服里面鼓囊囊的,像挂着两个大水袋一样。
少
警惕地看了李国明一眼道:”你找他有什么事?是不是他在外面又惹祸了?“”你是他姐姐吧。我是西山小学的老师。想问问你们家郑安宁为什么不去上学。“李国明见少
一脸不信任的神
,连忙道出了来意。
少
仔细打量着李国明的脸,笑着道:”你是李国明吧。“”是呀。你是?“李国明一
雾水,不知道少
怎么认出他的。”我是郑喜凤。你真是贵
多忘事呀!我们是初中同学。“少
郑喜凤笑着道。
李国明想起来少
是谁了。
大十八变。初中时的郑喜凤扎着麻花辫,身体单薄。眼前的郑喜凤模样周正,眉宇间还有些没变。因为刚过完月子不久,身体显得有些臃肿。
李国明记得初三那年郑喜凤的父母因一场变故双双去世了,不得不退学回家照顾年幼的弟弟。”郑喜凤。好几年没见了,你变漂亮多了,我都不敢认。“李国明恍然大悟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嘴滑舌了?初中时你可不敢跟
生讲话。“郑喜凤再次见到老同学心里很高兴,”快进来喝
水。“李国明走进屋子。屋里不大,客厅里还有一
腥味。李国明看见一张摇篮摆在屋中间。摇篮面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小家伙睡得正香。
郑喜凤见李国明好奇地看着孩子,不好意思地说:”自从有了她,忙得家务都没空做了。家里这么
,让你见笑了。“”恭喜你了!男孩还是
孩?他爸呢?“李国明问道。”
孩。他爸在外面挣钱。要不然我们一家
吃什么?“郑喜凤神色有些黯然。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她只得在家招亲。 老公重男轻
,一见生的是
孩就不悦。等郑喜凤刚做完月子就出门了。”他可真舍得。把你这如花似玉的大美
丢在家里。“李国明笑道。
郑喜凤脸上一羞。她跟 老公没有感
基础。因为有弟弟的拖累,再加上许多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