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便庄重地开始了。
先是三跪九叩恭迎祖宗降临。
中是高声宣念祖宗遗训。
后是祈福祭拜放鞭炮。
十分繁琐而充满庄重的祭拜仪式过后,一个走路都需要
扶的老族长走了出来宣告着李氏年饭的开始。
李氏祖祠里面,十六桌的酒席挤满了盘福村的李氏族
,热闹非凡,有如菜市场一般。
这一幕,直让非李姓的史仙诗看得目瞪
呆,偷偷地拉着李南的袖子低声问道:「老公,我们也要一一跟乡亲们敬酒吗?」
「呵呵,当然不用,你还没过门呢?」
李南
显得很高兴,尤其是体面地站在祖宗面前,那种自豪感让他的自信心更加膨胀,说话也比平时大声了许多。
听到李南的回答后,史仙诗才害怕地拍了拍鼓鼓的熊
,嘀咕了一声:「这就好,要不然,这三百多
一一敬酒,非得累死不可。」
虽然李南没带着她前去一一敬酒,但还是带着她一一向乡亲们介绍一番,顺便跟乡亲们寒暄一下,拉近一些感
,毕竟都是同一个祖宗的,何况还是抬
见,低
不见的那一种。
就这样一路折腾,等李南和史仙诗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李南从小练习气功八段锦对于这点时间还撑得住,可史仙诗就撑不住了,一回到家就进卧室睡觉去了。
二楼里,
妈张玉瑶则正在焕发生命第二春地在那里
演绎罗大佑的滚滚红尘,像是在告别昨
一样,一首哀伤的歌曲,偏偏唱得喜气丛生,让藏海韵,何心语和刘容大开了次眼界。
虽然唱腔比不过张也之流,但美貌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边唱边陶醉的形象是十分憾动
心的,仿佛就像十里长亭外的望夫石一般,惹
肝肠寸断。
听着听着,李南心中就想起了前生今生来生的故事。
三生石上旧
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
远相访,此身虽异
长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一世岩石出,化作英雄冢,
意无可摧。
二世磐石
,摆渡姻缘桥,鸳鸯两双飞。
三世玉石焚,誓守金玉盟,生死永相随。
想到这里,李南不由轻叹一声,心中忧伤顿生,随即又黯然,自己真是为作新词强作愁了,如今美眷如花,事业可期,可还有何不满足。
一曲唱罢,
的张玉瑶已是满脸沧桑中带着一丝庆幸,仿佛从六道
回中走了一遭,得以再续前缘。
没有掌声,也没有赞赏,只有四
默默的思愁,但这却是最高的评价。
看到张玉瑶唱罢,李南也不由上前取过麦克风,默然了一会,选择了一首古词唱腔,是柳永的鹤冲天,这是一首少年轻狂却又沧海桑田的
世转变之声。
黄金榜上,偶失龙
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的李南低唱高伤,泉水冰塞,胡歌狼凄,尽是极尽柔婉,仿佛要把自己的记忆也镶嵌在歌境之中。
一边唱着,一边回想着自己的童年,大学,红颜知已,恰如歌中所言,曾经知道所有的事
都在半路改变了方向,无数次的离开和相聚之后,年少轻狂变成蝴蝶般飞走,最终绝望地停留在永远无法过境的沧海。最后却带着一世的霸气半身的落寞辞离沧桑,而自己?漫无目的的岁月也在这开谢的寂寞中度过。
碎雪飘白的记忆中,点点落寞,丝丝牵挂,还有几个
没有忘却,还有几个
值得忘却?
四
脑中都回想过这一幕,都不禁默然。
一词唱罢,李南已是无奈哽咽,柳永的一生渐渐地流过他的记忆之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柳永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
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
,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柳永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他为下层
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