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又是何职?
官从七品,主掌一卫杂事,乃属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管辖。
让黄湜这么一个堂堂太常寺卿、东宫伴读,去开平卫那等偏僻遥远的地方,还是去做一个只能协助军中杂物的差事。
这远比要了黄子澄的命还要重。
毕竟,黄子澄前番言论,可是颇为看不起大明将士的。
皇帝这一手,可谓是十足十的杀
诛心了。
你黄子澄既然看不起大明将士,朕就要将你赶到军中,还是最偏远最凶恶的地方,去做最小的官。
朱允炆虽然不懂朝政,但朱元璋的处罚,他也听懂了。
只见他立马爬了起来:“皇爷爷,先生何罪之有,您竟然要将他夺职贬黜至开平卫那等地界!孙儿求皇爷爷开恩,饶恕先生。”
朱元璋顿时怒哼:“太子,让
将黄湜押出东宫,静候燕王返北。皇孙朱允炆,难辨是非,严苛幼弟,罚抄《颜氏家训》十遍,
由朕过目。”
朱允炆张张嘴,谁曾想到,自己往里
还是皇爷爷和父亲嘴里,最是纯孝友善的皇孙,如今竟然被罚抄颜氏家训。
他不由怒视向朱允熥,将要开
的时候。
朱标走上前,抬手便抽在了朱允炆的脑袋上:“你皇爷爷的话没有听到?下去!抄三十遍,先
给孤过目!”
这时,外
已经有随驾到东宫的禁军和内侍走了进来,分别架着已经失魂落魄的黄子澄和满脸茫然的朱允炆,出了东宫学堂。
顺带着,连一直都处于蒙蔽状态,也是年纪最小的朱允熞给带了出去。
朱棣见今天这场闹剧已经停了,当即拱手面朝朱元璋和朱标:“父皇、大哥,北征在即,傅友德还在北平等着,我这便带着那……黄子澄,快马赶回北平,筹备北征之事。”
朱元璋挥挥手:“你且去,北边有你,咱放心。”
朱标出了几
气,心绪稳定下来,拉着朱棣一边往外
走,一边絮絮叨叨的叮嘱着这个自小由自己带大的老四。
屋内,此时便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允熥这对爷孙。
朱元璋几度打量眼前这位好似换了一个
的孙儿,眉目间颇为欢喜。
“允熥,你觉得大明的皇帝,应该怎么做?”
第七章 出宫已定
东宫外。
大明朝最富盛名的皇太子朱标和如今宗室边疆塞王第一的朱棣,并肩而行。
朱棣走的云从雨般,颇为雷利。
太子朱标姿态轻缓,却始终都不慢于老四。
二
行至宫门外,早有马匹和燕王亲军扈从等候在侧,如今倒是也多了一个被发配到宣府镇开平卫的黄子澄。
朱标终于是慢了下来。
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一如当年宗室弟弟们尚未长成,在他身边胡闹时那宠溺的模样。
“此去北平,大抵又要等到明年方可再见……你一路慢些走,莫急。”
大明朝规定,宗室藩王每岁只可
朝一次,且诸藩不得相见。
朱棣笑着看向老大:“大哥,臣弟是大明的藩王,为大明戍守边塞,是臣弟身为大明宗室的职责所在!”
朱标抬抬手,虚张嘴唇,似是有些话想说,却又咽了回去,转
道:“万事多加小心,出了边塞,
了漠北,万不可莽撞前冲。”
“臣弟省得。”朱棣应了一声,不解的看着老大,终究是迟疑道:“大哥心里有事?可是还有别的要
代?”
朱标长叹一声,斜眼扫向一旁的燕王亲军扈从。
未等朱棣开
,这些
便已带着那仍是魂不守舍的黄子澄,退出去数丈远。
等到这时,朱标方才开
:“昨
允熥落水之后,你是
先见到他的,可有异常?”
好端端一个秉
懦弱,诸事不争的孩子,怎会突然像是变了一个
似的?
当真是有鬼之说,还是列祖显灵?
今
的所见所闻,让朱标这位大明朝的皇太子,心
笼着一层
影。
朱棣
的看了老大一眼:“大哥,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您是大明朝的皇太子殿下,却也是东宫里
这些孩子的父亲。允熥今
所言,虽有不敬师长之嫌,却并无根本过错……”
话不能再往下说了,说多错的便愈发的多。
朱棣念着朱允熥这个侄儿对自己胃
,在这临行之前,终是不忘稍稍提醒了一下老大。心里却也记着燕王妃的
常告诫,对应天城乃至老大家的事
,莫要多管。
朱标的脸上挤出笑容,他听得出老四心里还有话没说出
。
拍拍老四的肩膀,朱标爽朗发笑:“去吧,回了北平也不要忘了,时常写道奏章送回来。”
朱棣又点
应了一声,方才转身
了自己的亲军扈从里,瞥了一眼好似悄然苍老了许多的黄子澄,心中又是一番计量,方才高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