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此吗?萨军包围熊本城,却久攻不下,白白
费了多少时间。古书上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而今萨军的兵力不比官军更多,岂能靠围攻取胜?官军还能靠海路得到补给,援军源源不断地来到九州,其中不乏剑术超群之
。假以时
,此消彼长,官军必然会取得胜利。」
秀松拾起一根树枝,在泥泞的地面上描绘战局,「如果萨军佯攻熊本,实则直取长崎,合纵当地对新政府不满的罗马正教信徒,再进攻福冈,切断海上的运输线路,或许还有点胜机,但……已经太迟了。」
阿善回想了一下这几
战场上的所见所闻,萨军变得越来越疲惫,官军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战意,原因当然是后勤水平的差距,和师父的判断正好吻合。
阿善被师父说服了,无力地垂下
:「您既然料到萨摩必败,为什么还要和官军作对?」
秀松仰首望天,喟然叹道:「我们青
巾以妖魔为仇敌,从不因敌
强大就放下刀剑。我年少时就已立志:哪天碰上了我敌不过的妖魔,我宁可拿我的
命,换它的一道伤痕。如今真有一只魔王在我面前,我岂有退却的道理?佛陀杀一个强盗,以拯救五百无辜者;如果能给新政府一记重创,又将救下几万
?」
阿善被师父的气概所震撼,久久说不出话来。
之所以那么多「青
巾」不约而同来到九州援助萨军,难道不是因为怀着这一相同的信念吗?
他们手持除魔用的妖刀,打一场必败的战争!
当阿善心脏怦怦直跳之际,一丈开外的
丛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声,好似有一条蛇在爬行。
阿善并未多加心眼,更未感到害怕,只是稍稍挪动了一下
。到了春天的这个时候,蛇也该从蛰伏中醒来了,农户出身的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不料,秀松却面色骤变,对着响动的源
劈去一掌,凌厉的劲风席卷而去,有如一片利刃割开空气,激发出刺耳的鸣噪。掌风过处,泥泞的地面划出一道分明的沟壑。
——这就是「无相剑」!
据师父说,要想把佛剑修炼到大成,要紧的是越练越「空」,等练到「无相剑」的境界之后,
木竹石皆可为剑,手中无剑亦能除魔。
师父使出「无相剑」隔空毙敌的场景,阿善近来见识过很多回,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师父严守杀生戒,连蚊虫也不肯杀一只,为何会对一条蛇下狠手?
秀松指了指远处,对阿善说:「去,把那东西拿过来。」
阿善「哎」了一声,快步跑到那边,扒拉开
丛,可哪有什么蛇的踪影,只有一张薄薄的白纸片,被那记无剑之剑
准地切成两半。
更诡异的是,被一分为二的纸片在地上扭来扭去,止不住地颤动着,宛如一条被切开的蚯蚓,两截身体都为求生的渴望挣扎不停。
「这,这……」
阿善吓得直冒冷汗,眼睛一闭,慌慌张张地抓起纸片,
到秀松手中。
秀松只看了一眼,就将纸片捏成碎渣,沉声道:「是『式神』,我们被御伽众发现了。」
阿善听说过这样的传闻:
阳师能够赋予纸片生命,使唤它们做仆役,这便是所谓的「式神」之术。可是在战场之上,御伽众居然会拿式神作为眼线,若非有位经验老道的青
巾在,定然识
不了这种
招。
阿善跪立在秀松身前,唤道:「师父,您还走不了路,我背您走吧。」
秀松凝望着阿善天真的脸庞,从僧袍里侧摸索出一本纸册,递
给他:「这个给你。」
阿善接过这本册子,封面的硬质木壳被紫红的锦缎包着,看不出标题。他翻开内页,每一页都绘着五大明王的画像。诸明王威武庄严地举着兵器,做出各不相同的奇异姿态,与庙里所见的佛像大相径庭,倒像在大殿之前演示武技。页边写着龙飞凤舞的
书大字,极难辨认。
「我自幼修习佛门绝技『明王五势』,至今已有四十多年。这套剑法是侍奉室町幕府的佛僧创作的,只惜后继者寥寥,师家所授的剑谱是两百年前东皋心越抄录的版本,到我手上仅剩零散的残卷了。我耗费一辈子心血,对其做了增补和修订,重绘在这册子上——我的画技不及东皋禅师十一,但论对武学的见解,应是我更胜一筹。我无意复原古代秘谱的原貌,而是推演出了一套更强的『明王五势』。」
接着,秀松将怀里裹着麻布的打刀递给
徒:「这是我的杀生石,名叫『虚彻』,也托付给你了。这是无数邪魔外道觊觎的宝物,千万不要落到外
手里。」
阿善将刀背到身后,一
沉重的力量压向他的脊柱,他「哎哟」地惨叫出声,吃力地弯下腰来。
秀松笑道:「很重吧?」
阿善背着杀生石,努力地挺直腰杆,强笑道:「不,不重……我在老家的山上背过更重的柴。」
「你练得越用功,它就会变得越轻。你翻过这座山,沿着小路走,找到熊本城外的瑞泉寺去,把这本册子和这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