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问:“对了,那罗天大醮筹备得如何了?”
几臣对视一眼,汤国璋道:“臣等今趟觐见,亦正是为此而来。”
小玄望着他。
汤国璋却望向了户部尚书李翰馥。
“这段时
以来,筹备罗天大醮诸务,皆是臣与龚世弘亲自督办,然在搭建九座祭坛时,却接连出了些许意外,不知因何……”李翰馥迟疑了下,终还是实言禀奏:“九座祭坛屡筑屡塌,至今无一建成,还死伤了不少民夫。”
小玄大吃一惊,心中道:“这定是晁紫阁太坏,上天连忏悔祷告的机会都不肯给了!”
“这无非是有邪祟
神在作怪!臣愿前往督守监造。”扈鉴堂神威凛凛道。
小玄兀自失神。
“只是臣以为,为了祈福禳灾,糜费许多钱物民力,怕是适得其反,愈加难挽天心。”扈鉴堂继道。
小玄之前就对罗天大醮能起什么作用
感怀疑,闻言不觉微微点
。
“依臣看,这罗天大醮,不如就此作罢!吾朝上下,目下还是当做些实事,以诸如减税轻赋这些来抚民惠民方为上策。”扈鉴堂道。
汤国璋虽是罗天大醮的提议者,此时闻言,脸上并无不悦之色,黯然道:“国公所言甚是。”
小玄见他面上似在极力掩藏着什么,心知定是在实事之前,对自己这个鬼神皆弃失道寡助的皇帝颇为失望,对皇朝的前途忧心如焚。
“那就不办了,筹办罗天大醮的一切事务即刻中止!”小玄斩钉截铁地挥手道。
众臣纷纷附和,个个都有点灰
土脸。
“臣等还有一事禀奏。”汤国璋道,朝兵部尚书阚勋示意了下。
“武选司接报,安逸侯林航在中州铁峡关已同方逆鏖战数阵,打得有声有色,互有胜负,算是稳住了阵脚。”兵部尚书阚勋道。
小玄甚感意外,惊喜道:“林侯真是皇朝良材。”
“据报,林师现今又广邀四海高
报效皇朝,齐聚中州共谋
敌之策!”唐凤山接过话
道。
小玄连声赞好。
阚勋话
一转,继道:“只是之前奉天侯往云州征讨南宫叛贼,大战半载有余,包括中州在内的周边数州皆俱亏耗甚多,许多百姓不得已背井离乡,有的地方,已是十室九空。如今安逸侯与方逆又在中州
锋,钱粮耗费愈钜,周边州郡更是难以支撑,百姓税赋激增,委实苦不堪言!”
小玄心
骤紧。
“目下,林帅大军钱粮已十分吃紧,急需这边想想办法。”汤国璋道。
“府库还拿得出钱粮吗?”小玄吸气道,他知晓国库空虚,早已穷得揭不开锅了。
众臣不语,隔了好一会,方听汤国璋道:“大军耗费非同小可,现距秋收又尚有时
,一时之间,府库怕是拿不出多少了。”
“这可如何是好?”小玄问,心中阵阵拔凉。
无
应答,似乎都在等他拿出办法。
小玄眉
紧锁,真个坐困愁城。
他从来就不懂什么朝政之事,况且国库
不敷出是皇朝多年都解决不掉的顽疾,满朝文武对此皆俱束手无策,又教他如何拿得出主意。
“还请陛下宽心。”
扈鉴堂忽道,“这个且由臣来想想办法。”
“国公有何良策?”小玄忙问,心中稍稍一松。
“臣征讨北境,十五族复归称臣,朝贡了不少物资,中州眼前之急,臣尚可筹措应付。”扈鉴堂道。
“甚好甚好!”小玄喜道。
扈鉴堂顿了下,接道:“只是皇朝耗费甚钜,国库连年空虚,尚须另寻开源之法,方为长久之计。”
小玄心中忽地一动,思忖道:“常羊秘境中遍地是宝,单凭那座青锳石峰便可价敌数城,如能召集
手进去大举采掘,定可充盈国库!如今我有界曜碑杵,能开启三灾结界,征聚些民夫也应不难,但出
秘境却是个大问题,若是师父能筑造一座大型的传送法坛就好了!”
听了扈鉴堂之言,其余几臣皆俱默然不语,此乃皇朝长久之疾,一时之间,无
能拿得出什么良策。
“只是这一切,全都须等师父回来再说。”小玄沉吟一阵,心中定了些许,道:“国库这块,待朕来想想办法,来
再议。”
诸臣唯唯应喏,其时心中并无期待,只道是天子的敷衍之词。
“目下南忧北患,皆俱迫在眉睫,就有劳众卿
心了。”小玄接道。
众臣齐声应了,个个满面凝重忧心忡忡。
众臣告退后,小玄心中郁闷,思忖道:“上次来,还有所谓的三喜三忧,这趟却几乎没有一桩是好的……”
皇后从后庭回来,见他愁眉不展,忙问何故。
小玄便将诸臣所报之事简述了一遍。
皇后饮着茶,雍容自若地静静听着。
小玄看了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