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他露出了一个“你又在假装谦虚了”的、无可奈何的笑容,
“你就是这点最狡猾了,优希。总是一副对自己的魅力毫无自觉的样子。”
他一边说,一边帮我整理了一下被他弄
的衣领,动作自然得,仿佛我们真的是一对
往多年的
侣。
“我跟你说,我们班那群臭小子,当年可都是‘班的结城同学’的隐藏
丝。大家都说,你就像漫画里走出来的
物,漂亮、成绩好,但对谁都冷冰冰的,只肯对我一个
笑。”
他说到最后一句时,语气里充满了不加掩饰的、炫耀般的骄傲。
“所以,别再说你没印象了。你只是,习惯了对除了我之外的所有
,都拉开距离而已。”
他的话,让我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在他的世界线里,我那份因为自卑和内向而产生的“社
距离”,竟然被解读成了属于“高岭之花”的“高冷”吗?
这个世界……真是……荒谬得让
想笑。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我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因为我怕自己会忍不住,当着他的面,因为这份巨大的认知错位而崩溃。
“……嗯。”
他也知道,今晚的放纵,该到此为止了。
我们沉默地,整理好彼此凌
的衣物。他帮我擦掉了腿上那片已经半
的、属于他的“罪证”。那份动作里的亲密,让我们的关系,陷
了一种比“挚友”更近,却又到不了“恋
”的、最危险的平衡之中。
回去的路上,我们没有再说话。
但我的内心,早已不像来时那般平静。
我的脑子里,只剩下寻找那
本
记的、唯一的念
。
那本
记,被我放在了父母家的、我的旧房间里。我必须……我必须尽快找个借
回家一趟!
那不仅仅是一本
记。
那是“结城佑树”存在过的、最后的、唯一的证明。
……
2025年7月7
,星期一,
夜。
回到公寓后,我没有开灯。
我将自己扔在床上,蜷缩成一团,任由窗外城市的霓虹,在天花板上投下变幻莫测的光影。
河边树林里发生的一切,像一部高强度、高码率的电影,在我脑中反复地、不受控制地播放着。拓也的告白,他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他嘴唇的触感,他手掌的温度,以及……我身体那份可耻的、诚实的、背叛了我的灵魂的反应。
我和他之间,那道名为“挚友”的防线,已经彻底崩塌了。我不知道明天该用什么样的表
去面对他。我们之间,会走向何方?
那晚,我想了很多。
最初,我的思绪,全都纠结在他和我的关系上。但渐渐地,当身体的余韵和
感的激
,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平复后,一个更加根本、也更加让我感到恐惧的问题,浮现了出来。
拓也的那句话——“你从高中开始就很有名吧?”
我当然知道,我的记忆会和这个世界的“常识”有偏差。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
。那么,我的衣柜里是
的衣服,我的学生证上
别是“
”,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设定修正”。
但拓也的话,揭示了另一种、更
层次的偏差。
那不是关于“事实”的修正,而是关于“经历”与“历史”的彻底覆写。
这就好比一个哲学上的思想实验——忒修斯之船。如果一艘船的所有木板,都被逐一替换,那它最终,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我的身体,这艘承载着我意识的船,它的“木板”——
别、外貌、身体构造——已经被完全替换了。而现在我发现,连这艘船的“航海
志”——我的
生经历,我的
际关系,我在他
眼中的形象——似乎也都被篡改了。
如果说,构成“我”这个概念的,是我的记忆。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正有两个“我”的存在。
一个是活在我脑海里的“我”——一个名为结城佑树的、内向的、平凡的、在灰色青春里挣扎的男
。
另一个,是活在除我之外所有
记忆里的“我”——一个名为结城优希的、美丽
的、高冷的、从高中起就众星捧月的
。
记忆的偏差,在所难免。但
生,就像一条单向奔赴的河流,总有几个关键的、无法绕开的“时间节点”,在这些节点上,我们会做出重大的抉择,从而定义我们自身。
比如,报考什么高中?
我清楚地记得,我为了考上现在这所大学的附属高中,熬了多少个夜晚,刷了多少本习题集。那份记忆,是那么的真实。但问题是,在拓也和这个世界的记忆里,那个挑灯夜读的,究竟是“他”,还是“她”?我们做出的,是同一个选择吗?
再比如,和拓也成为朋友